【111】辩论真假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哎!”不知谁喊了一声,说起了朱琪,“你究竟是哪一国的?”

  朱琪还想说什么,被九爷拉住。

  七爷更不知道是啥滋味儿,插了一句:“天下美人,怎可比自己娶的媳妇?”

  众人那个一愣,随之一顿谑笑直指到七爷头上:妻管严!

  七爷惧内的说法,不是第一天才有的。不过华嫔不像庄妃,倒是巴不得自己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和自己府里媳妇玩玩去,好过整天在皇宫里不知道会不会沾上什么腥风血雨。

  皇子们这嘴巴上说笑着,心里面却无疑不是流着冷汗。都知道,淑妃这一出场,怎么可能只是为了给太后做菜。要是真有这份心意,什么时候都可以,何必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显而易见,淑妃一样冲着贵妃的位置来的。

  但凡有这个心思冲贵妃位的娘娘,背后必定是有什么人支撑的,图的什么政治牟利,这点毫无疑问。比如容妃,背后是护国公府。常嫔,关系八爷。静妃,和三爷脱不了干系。淑妃呢?淑妃自己没有孩子,淑妃背后也没有护国公府。现在大家想来想去,淑妃除了美貌,别无其他,其实是像只只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难怪这么多年,万历爷只惦记淑妃的美貌,其余的,倒是没有听见万历爷说过。淑妃的那个宫,好像之前都被万历爷彻底冷落了。淑妃本人病的这么久,可谁不知道,这都是因为淑妃被人欺负惨了。

  没有人在背后撑腰的娘娘,是毫无用处的。

  淑妃想拿这个贵妃位,好像是天方夜谭。

  摇头的摇头,看好戏的继续看好戏。只是,大家注意力不在淑妃了,都回到了容妃和静妃那两碗汤,说起来这才是重中之重,关系谁能真正坐上贵妃这个主子的位置上。

  皇后看起来风轻云淡的,貌似谁坐上贵妃位置上于她而言都毫无关系。让人把做好的汤分成几个小碗,端上来,给众评委品尝。

  “青瓷碗里放的是容妃娘娘做的汤,白瓷碗里放的是静妃娘娘做的汤。”张公公说。

  两个汤,光瞧这个汤色,都截然两样。容妃的汤,表面清澄,静妃的汤,散发一股浓厚的味道。可是,一样的是,都能让人闻到汤底里面发出的浓烈药味,哪怕已经被做汤的人想尽办法滤掉了药渣。

  “药膳――”万历爷像是似有所悟。

  要说药膳这玩意儿,对大明王朝的人,早已不陌生了。像皇宫里时不时煲的老鸡汤,里头放了不知道多少药材,是滋补养阴的药膳。平常,太后都有喝。所以,这都是投太后所好。

  太后是喜欢药膳,平常喝药太苦,还不如熬熬汤,反正里面一样放了药材可以治百病。

  越是年纪老了,越是要保重这个身体,可以在这个世上多享点福气,谁会不想要。能坐到太后这个独一无二的位置上的女人仅有一个。太后不保命,那真是傻子了。

  太后是很感兴趣了,对眼前这两碗汤。因为平常吃到嘴巴里的药膳,都是大伙儿吃过的。太后其实也有点吃腻了的味道。现在,这两个人既然都敢把药膳端上桌给她喝,肯定是与众不同的药膳。

  问一句:这个容妃做的药膳叫什么名字?静妃做的药膳又叫什么名字?

  张公公答:都叫长寿汤。

  撞车了。

  偏偏都叫做长寿汤,恐怕都是想投太后心头的大好――长寿。

  “哀家想知道,哪个汤喝了更长寿些。”太后说着,嘴里溢出一丝叹气。

  难题抛给了屋里所有人。李敏抬起眼,能看到站在对面的鲁老头子,竖起脖子的姿势好像紧张到要走上断头台一样。这个老头子心里头八成在骂娘了。骂自己底下的那群人谁傻,傻到被拉进这场争斗里面。

  “鲁大人。”太后传出话。

  鲁仲阳上前一步,畏畏缩缩的,好像老态龙钟:“臣在――”声音更是艰难,有气无力,连续咳嗽好几声。

  太后锐利地扫过他脸上,说:“太医院里,鲁大人最受人敬爱。哀家信得过鲁大人。鲁大人你给哀家评评,哪一碗汤喝了能让哀家长寿。”

  光是尝口汤,能尝出所有的配方吗?鲁仲阳相信神仙都没有这个本事,嘴角微歪,露出分奸笑:“太后娘娘,恕臣寡闻,不知道这两碗药汤从何而来的配方,更无法谈起,究竟哪碗算是长寿汤了?臣能力不足,不如,请隶王妃试试?”

  这条老狐狸,反正,只要看她在场,都是仿佛找到了替死鬼的目光。

  李敏想着是不让这条老狐狸次次得意了,站起来没等太后开口,回话道:“按照大王明朝的律条,皇宫里的人只要涉及药材医事的事儿,太医院都负有相关职责。本妃不过是隶王的妃子,对于这种事,也只能是请示太医院鲁大人的吩咐去做。”

  鲁仲阳下巴那小簇胡子微微哆嗦着。

  太后听完李敏这话,知道李敏说的有道理,吟思道:“让负责熬汤的,把药膳配方献上来。反正,都是要给哀家喝的药膳,哀家总得知道自己喝的什么,才可以放心。配方拿上来后,再给鲁大人过目。”

  张公公应声,转身去和容妃静妃讨要配方了。

  鲁仲阳自知逃不过这一劫了,干脆直立着,走一步看一步。

  等张公公回身,把两人的药方拿了上来,分别放在两个小盒子里呈上来。按照比赛惯例,没有和鲁仲阳说,哪个是哪位娘娘的方子。

  鲁仲阳恭谨地站着准备看方。太后体恤他年纪大了,赐给了他一把椅子。鲁仲阳谢过,坐下,面前的小太监手里,捧着两个相拼的盒子。鲁仲阳拿起其中一张药方,仔细阅读。

  众人看他表情,时而皱眉,时而舒眉,时而脸上肌肉一跳一跳的,嘴唇一抽一抽的,下巴的小胡须一摆一摆的,好像时而动不动抽风似的,但是,更是让人抓不到头脑,完全不知道他这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太后的心时而悬挂,时而,又是好像知道鲁仲阳做事一直都是这个表情,更不好张口表态了。

  万历爷眯眯眼睛,好像还没有从淑妃的余味中回神过来。

  皇后都不好说话。

  接着,鲁仲阳看完第一张方子什么话都没有说以后,伸手拿起了第二个方子。老狐狸是老狐狸,可能是挑不出大毛病,想着两者做个比较之后,比较好回答太后的问题。

  回答上级的话,不怕说错,更怕没有话说。没有话说,等于在上级面前承认自己是笨蛋。鲁仲阳不是笨蛋。

  李敏看着看着,能清楚地看到老狐狸的额头上冒出了一颗斗大的汗珠,心里真是高兴,这条老狐狸天天让人做事儿顶罪,是时候自己尝尝这个滋味了。

  在她回头时,感觉着从隔壁那儿射来丈夫一记幽幽的目光。

  朱隶看着她继而闪过自己的视线,眸子里划过一抹亮光,唇角微勾。

  李敏想着他一定是看出什么了。

  “咳咳。”鲁仲阳重重地咳嗽两声。

  太后看着他。

  鲁仲阳起身,答:“回太后娘娘,回禀皇上,臣看了看,实在是看不出这两个方子出自何处。”

  “鲁大人这是何意?”太后反正听的一头雾水。

  现场恐怕只有李敏听出这个老狐狸的专业名词。

  老狐狸意思是说,这两张药方的组成,在老狐狸看来,毫无规律,不能说里头放了什么毒药,只是中药的方剂,讲究君臣佐使,不是说随便把几个草药写在一个方子里能叫做方剂。方剂组成是有规律的,有逻辑可推的,在中医学里面叫做论治。论,怎么给人治病,即是方剂的逻辑所在与本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