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暗流涌动第十三回太子举荐度支郞 右相暗示苗晋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隆基点点头,赞许地说:“我大唐众臣如果都如杨慎矜这样勤政,想方设法为我朝廷排忧解难就好了,朕赏你八个字,勤勉务本、不知倦怠,有大臣风范,宰相气度。”

  李林甫听了皇上对杨慎矜的赞许,心里很不舒服,他说道:“杨太府对地方供奉真是用了心,敢于针砭时弊,实在让臣佩服,臣建议今日朝会家讨论一下,正好借机博采众长,找出增加赋税,开流节流的好办法,让我大唐盛世永存。”

  李隆基道:“好,一碗热汤,激起了众臣的忠心,今日朝会,众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是那句话,即使话语不当,有些偏激,也不怪罪。”

  众臣闻听皇上对杨慎矜颇多赞许,右相也没有钳制众人之口,一个个跃跃欲试,提了不少建议,李隆基非常高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今日朝会就是最好的例证,户部将这些建议,还有杨慎矜的奏折一起整理齐备,拟出几个好的建议来。从明日起,朕在常朝之余,在勤政务本殿每日召见有所建言的大臣,真要是所提建议利国利民,朕不惜爵位。太子,你是储君,要多关心政务,赋税关系朝廷命脉,不可小觑,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李亨听了,笑了一下,他一般在朝堂非常谨慎,不愿意轻易建议,以免皇上不高兴,今日皇上要他说几句,他不说显得不像个储君的样子,让众臣看轻了,说得太多,会影响到其他大臣,皇上虽说今日朝会话语偏激也不计较,这只是套话而已,哪天说不定就想起来,秋后算账也是可能的。

  因此,他略想了一下说:“儿子于赋税研究不深,在户部、太府及各使司官员面前有些班门弄斧了。儿子想,所谓朝廷钱款,无非进出有序、有度、开元以来,人心思稳,百业繁荣,加上皇上调度有方,众臣齐心协力,才有了开元盛世,天宝以来,据刚才右相所说的数字来看,收入并未减,反而有所增加,只是用度增加了,但是,大唐边疆漫长,北有突厥、回纥、室韦、高句丽、西南有吐蕃等,不防不足以让四海来服,儿子以为目前财源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杨太府提的建议很有见地,儿子想户部应该好好采纳,另外,儿子认为,还有一点很是关键,就是用人方面,不应该因循官守旧,陛下刚才说用了韦坚,增加金光门税收,一年为边庭提供军资三百万,用了杨慎矜,太府调度有方,儿子想,非常之人应该用非常之法,比如现在金吾兵曹参军的杨钊,虽说起身小吏,但是据说此人颇有度支大才,如果户部多一些这样的人才,定能根除弊端,做到开其源,节其流,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不分不花,所有钱都花在关口上,不出几年,大唐定能恢复开元宏业。”

  李隆基听了很高兴,对一边侍侯的杨钊道:“杨参军,看了吗,当初朕说你有度支才,今日太子也这样说,说明朕说得没错,好,朕今日也从谏如流,杨钊有度支才,就放到户部做一个度支郞吧,裴宽,你意下如何?”

  裴宽道:“臣谢陛下对户部的襄助,皇上说了,关键是用人,臣于赋税实在不能胜任,皇上让将放在这个地方,臣时时觉得惶恐,如能得到杨度支郞大才帮助,臣只等吏部文书一到,就在部里等着杨度支郞的大驾了,这样臣也能轻松一些。最好,臣请陛下特旨,杨度支郞简任,明日去户部才好。”

  李林甫听了裴宽的话,心里暗笑,你们站着说话都不腰疼,皇上哪儿痒你们液体挠哪儿,你们别忘了吏部选任官员也有吏部的章程,《通典》写得很明确,六品以下归吏部各司三注三唱,五品以上,非特旨,由吏部侍郎三注三唱,度支郞从五品品官员,正应该由吏部侍郎三注三唱。

  李隆基听了裴宽的话,笑道:“你是急不可耐了,我看你们对杨钊太过誉了,杨钊,你自己说说,放你去户部,可能帮着裴宽把户部做好,为朕为忧。”

  杨钊忙道:“臣谢陛下的信任,杨钊从未经手过赋税差事,怕是短期内有些勉强,皇上让臣去,臣就去,请皇上给臣一时时日,臣定以户部前辈为楷模,争取早有建树。”

  李隆基道:“好,朕就要你这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

  李林甫回到尚书省,吏部侍郎苗晋卿早已等候,李林甫是右相兼着吏部尚书,下面两个侍郎,一个宋遥,一个苗晋卿。苗晋卿在朝堂上听了皇上对杨钊的任命,心里不知道如何处理,只好来向李林甫讨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