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番外 五再回长安(中)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时光冉冉,也不过是让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脸上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罢了。她们的气度反倒更加雍容且平淡,笑容也因惊喜之故显得格外令人动容。“赶紧些上前来,让我们好好瞧一瞧!”“这便是宝娘和阿茗么?好孩子,祖母还不曾见过你们呢!”

  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一人揽着一个,慈爱地摩挲着两个小家伙的脸庞。王玫笑嗔道:“有了宝娘与阿茗,阿家、叔母就将儿忘了个干净。看来,儿果然是离开得太久了,竟然失宠了。”

  闻言,郑夫人笑道:“你也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真定大长公主则斜了她一眼:“都多大的人了?还吃孩子们的醋呢。”

  王玫便依言过去,依偎在她们身边,说起了一路旅途上的趣事。带着两个孩子上路,走了两千多里,自然是充满了故事。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都被她逗得笑了,又追问了好些她曾在信中说过的事。崔菀娘、崔思听得这些趣事都与自己相关,时而涨红了脸,时而又彼此对视暗自互相开嘲讽。

  因到得长安时已经是下午,夜幕很快便降临了。赶在用夕食之前,王玫见过了侄孙、侄孙女们,都一一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年纪最长的侄孙,竟比崔思都大了两岁,唤叔父时脸都红了。崔思倒很是淡定,也似模似样地给了见面礼,看得郑夫人、真定大长公主、小郑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等都忍俊不禁。

  用过了夕食之后,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也仍然舍不得将她们母子几个放走。

  “九娘你回点睛堂去。”郑夫人道,“我将宝娘、阿茗留下来陪我住几天。”

  真定大长公主也道:“两个小家伙陪完阿嫂,便过来陪我。我那边可是寂寞得很呢,许久都没有阿茗这般大的小孩儿了。”

  王玫无法,只能叮嘱崔菀娘与崔思几句,便回了点睛堂。一路上,她又与清平郡主、李十三娘诉了些离别之意,并邀请李十三娘明日一同去王家。李十三娘也很是想念女儿与外孙,自是欣然答应了。她的嫡次女崔茉娘生得十分娴静,年纪只比崔菀娘大半岁,也要求跟着一起去。

  回到点睛堂后,王玫又询问崔简最近在他身边发生的事,以及他的打算。崔简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答了:“原本想着县试时下场试一试,但回忆起阿爷之前的评断,便不想妄动了。我还欠缺了阅历,待合适的时候,再约着四阿兄、王二郎出门游历罢。阿韧似乎也想跟着一同去。”

  “出去也好。”王玫道,“阿兄在杭州,八郎去了洪州,你们都尽可去见识一番。甚至于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也该走个遍才是。回头你便给你阿爷去信,让他提点些旅途之事。说来,阿希已经将近及冠了罢,也很该娶亲了。不知他方不方便与你们同去?”

  崔简想了想,道:“大概过一阵便会有圣旨降下了罢。”

  “圣旨?”

  “衡山长公主……”崔简说得有些模糊。

  王玫怔了怔,却笑了:“这位贵主的性情一向如此率直。且不说辈分,她与阿希应该很是投缘才是。”她相信,衡山长公主绝不是那种会亏待自己,嫁一个未曾两心相悦的郎君的人。说到辈分,世家大族之间的婚姻许多都是错了辈分的,皇室更是毫不在意,应该无妨才是。

  崔简回想起这些时日崔希的表现,也觉得他待贵主并非无意,便彻底放心了:“母亲这次带着宝娘、阿茗都回了长安,还会离开么?”

  王玫想了想,道:“可能待上一两年再走,总不能将你阿爷一人留在外头。”

  崔渊已经是幽州刺史,上州刺史为从三品,再往上只能是执掌都督府或者都护府了。以如今的情势,圣人对他的信任,说不得他会文武皆把持,去往北方彻底击溃薛延陀与突厥,稳定安北都护府。由大都护再转回长安,大抵不是尚书仆射、中书令便是侍中了——换而言之,他地方官做到了极致之后,回长安便是宰相,可谓是位极人臣了。当然,这些年他的政绩也完全称得起圣人的信赖。

  崔简微微一笑:“那我便陪着母亲多待一些时日,再出门游历。”

  王玫仍像他年幼时那样,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道:“阿实,你也十七八岁了,该考虑婚事了。等到及冠,依照政令便必须婚配,我可不想等着官媒上门随便给你说个小娘子。你自己多留意,若是喜欢上什么人,便尽管与我说。”

  冷不防听得她说这些,崔简的脸有些发红:“母亲放心,我……我会仔细想想。”

  王玫略作思索,又道:“卢家那一头你不必理会。我知道,在幽州时,你外祖父很有将孙女嫁给你的意思,但你阿爷和我都不觉得他家的小娘子适合你。你若看不上,不管谁来说,我都会拒绝。”她理解卢家亲上做亲的心思,但孩子若是不愿意,谁都不能勉强。

  崔简颔首:“母亲放心,我省得。”

  “去罢。”王玫目送他起身离开,那挺拔的背影不禁让她心生感叹:果然长大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