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终有喜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齐王谋逆之事,令甫从魏王遇刺余波中恢复过来的高门世家再一次浑身紧绷起来。但凡曾与齐王过从甚密的世家,都忙不迭地自证与此事无关。那些受到齐王收买,留在京中替他与阴弘智传信做事的壮士更是一个都没能逃过去,都进了大理寺狱。这些人看似刀枪不入、铁骨铮铮的英雄,但到底都有软弱之处,几次过刑便将所知之事招了出来,又攀扯出了好些人。因牵扯之人实在太多,太子的突厥铁卫心腹纥干承基也在其中,魏王亦有曾来往的武将陷入,两派顿时都焦头烂额,一时竟也顾不上相争了。

  三月下旬,曲江畔芙蓉园终于举行了新进士饮宴。曲江芙蓉宴已经成为进士庆贺之宴的传统,尽管此时长安城中气氛有些凝重,但新进士们依然如期赴宴。崔渊作为状头,也仍旧是众人瞩目。

  芙蓉园属于禁苑,其名来自于曲江池引入的一片水域,其中遍植芙蕖,每逢夏季便是胜景非凡。当然,这座园林不仅有芙蓉池,更有杏林、梨林、梅林、樱林、枫林、银杏林等,无论春夏秋冬皆景色宜人。这些胜景寻常百姓无福消受,只能远远地隔着墙观看。而新进士们也唯独此时此刻才能入内一观。

  崔渊与几个交好的进士一边说着摹本之事,一边循着小径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宴饮的小楼前。这座楼台别名“进士楼”,许多意图入仕的文人士子都常以“进士楼、芙蓉宴”来吟诗作赋激励自己。此时踏进这座小楼,新进士们多少面带些激动之色,崔渊却仍是平常模样。于他而言,这芙蓉宴也不过是一次地点有些特别的文会而已。

  “咱们的甲第状头来了!”

  “崔大状头可教我们好等!!”

  楼上早已经安排好了席位,崔渊坐在左首第一的尊位,崔泳因是少年进士也让众人按着坐在了右首第一。其余人彼此推辞着坐下,互相敬酒,倒也十分和乐。崔渊这个状头也少不得被他们灌了几盏酒。他的酒量一向很好,挑眉与人斗起酒来,面前醉倒了两三人,自己却依旧眼神清明。

  崔泳犹豫片刻,红着脸举杯来敬他:“子竟阿兄这甲第状头当之无愧,我……甚为佩服。”

  崔渊喝下酒,淡淡地道:“你这少年进士也十分难得。崔相地下有灵,必会欣慰之极。”

  崔泳并未想过他的反应竟会如此平和,更觉得他品行出众,越发心悦诚服:“我已经去祖父灵前告慰过了,必不会堕咱们博陵崔氏的名声。只是……日后我若有不懂之处请教,子竟阿兄可愿替我解惑?我本以为自己学识足够,但见过子竟阿兄的答卷之后方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处。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已经如同井底之蛙,却仍不自知,实在羞愧得很。”

  “若我身在长安,你尽可来寻我。”崔渊回道,“你尚且年少,也很该四处走一走才是。”

  听了此话,崔泳若有所思,低声道:“我也不想只能去当个校书郎……”

  他们二人只顾着交谈并未喝酒,其他已经生了几分醉意的人便哄闹道:“你们族兄弟两个在说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听听!”“说起来,咱们不是还须得找两人充作探花郎么?眼下长安城的小娘子们都在街边等着罢!”“就让他们族兄弟两个去!给咱们寻些好花来簪戴!”

  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癸卯年的十几个进士里,数崔泳最为年少,崔渊其次。其余人都至少三四十岁了,便是想当探花郎恐怕也是不成的。崔泳与崔渊自是领了差使,出了芙蓉园,“探花”去了。

  他们二人催马而出时,曲江池畔已经汇聚了一群群前来围观探花郎的妇人、小娘子们。眼见着两位探花郎都年轻俊美,她们顿时都喜坏了。娇笑的,评头论足的,掷花果的,投香帕的,险实在羞愧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