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回到家中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因紧邻皇城、宫城与禁苑,长安城东北角早便成了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wx.l[]王侯府第、高官宅邸比比皆是,一排排乌头门内,戟架上长戟森森林立,象征着至少三品以上的品阶地位。每日上朝之时,服紫配金鱼符者几乎尽从这些里坊而出,权势一个比一个更加煊赫。而这十来个里坊也因主人的缘故,不必严格遵守宵禁之策,不论朝暮,皆是车马辚辚、宾客如云。

  在这些人家当中,位于胜业坊西北角的崔府其实并不算引人瞩目。就如同其主人,时任兵部尚书的博陵崔氏二房嫡支家主,崔敦崔礼之一般,实在而又低调。比起圣人身边那些赫赫有名、满腹才华的名臣,崔敦确实有些不起眼。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哪个不是才华出众?哪个不是深得圣人宠爱垂青?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便如同拱卫在圣人身边的明亮星辰,衬托得夜空其他星子皆是黯淡无光。然而,崔敦却也有旁人不能比的长处――他深识突厥、铁勒、回纥等诸蕃之情,精通蕃语,频繁奉命出使安抚诸部落,数度化兵戈之乱于无形。从灵州都督转任兵部侍郎,又升任兵部尚书,足可见圣人对他的信重。若在后世之人看来,他也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崔敦出身博陵崔氏高门,娶荥阳郑氏女为妻,膝下有三嫡子一庶子。嫡长子崔澄崔子尚,门荫出仕,时任户部郎中,性情端方,略有才具。他娶表妹郑氏为妻,生有二嫡子一嫡女一庶子。嫡次子崔澹崔子放,因武艺不错且美姿仪,被圣人提拔为千牛备身(高级禁卫武官)。他娶了徐王之女清平郡主,生有一嫡子一嫡女。庶三子崔游崔子谦,门荫出仕,外放为畿县县令。他娶妻赵郡李氏女,生有一嫡子一嫡女一庶女。嫡幼子便是名动京城的山水画大家崔渊崔子竟,娶妻范阳卢氏女,生有一嫡子。卢氏女生子时难产,损了身子,及嫡子一岁多便去世了。

  这一日下午,守在乌头门后阍室中的门子照旧迎来送往。家中郎主已是服紫显宦,大郎君亦是服绯高官,前来投文拜帖的文士、客卿不知凡几。因郑夫人管家有方、赏罚分明,他们倒也没有养成什么恶习,不管看起来如何落魄的士子投的文书都恭恭敬敬地接过来,也赢得了不错的名声。

  只是,眼下,门子瞪圆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身量高挑、衣着寻常的虬髯汉子,不得不张开手将他拦在外头。“且慢!这是兵部崔尚书府邸!不得乱闯!”

  那汉子噗嗤地笑了一声,有些轻慢地瞟了一眼正门外摆放的戟架。象征着三品大官的十根长戟威风凛凛地插在上头,幡旗随风飞舞。寻常人见了,胆子小的怕是连腿都要软下去了。但他却像是见了十根竹竿似的,完全不放在眼里。

  “你可是新来的?”他问道。若是资格老些的门子,哪里会认不出他来?难道留了几个月的胡须,果然是有奇效么?那他该不该转身便走?

  门子略作犹豫,心底担心自己得罪了贵客而不自知。但仔细一看,眼前这位哪有什么贵客的样子?光是脸上那一片络腮胡子,就不知道几个月没打理了,蓬乱得无法直视,一身牙色圆领袍也落满了灰尘。于是,他抖了抖胆子:“若持有拜帖,请取出拜帖一示。”

  回自己家哪会拿什么拜帖?汉子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头道:“阿实,咱们还是走罢,连家门都不让进了。”

  就见那汉子身后转出个四五岁的小郎君来,俊秀可爱的脸上满是迷惑:“阿爷,咱们没走错地方吧?”他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略有些陈旧的乌头门,和里头修缮一新的正门楼,又抬头看了一眼自家阿爷,立刻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都是阿爷你的错!你这付样子,连祖母都认不出来,下人哪里会放你进去?”

  汉子哈哈大笑起来,揉乱了他的头发:“这岂不是说明这法子很有效?”

  “阿爷,赶紧去洗个脸把胡子剃干净!门子,哪里会认不出他来?难道留了几个月的胡须,果然是有奇效么?那他该不该转身便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