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大周王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碗麻浆粉并不值钱,但却饱含了赵匡胤对何继筠深情的关怀和殷切的嘱托,何继筠喝在嘴里,暖在心头,感动的简直就是热泪盈眶,赵匡胤又趁机加上一把火,笑吟吟地对他说道:“明日中午,我等你传回来的捷报呦!”何继筠哪还会有二话,立刻对着赵匡胤拍胸脯、打包票,大说了几句“有我在就有阵地在,绝不辜负皇帝和人民对我的嘱托”之类的话,便飞身上马,扬鞭而去。

  要说这一碗麻浆粉,真是可抵百万兵,何继筠吃完之后只感到精神百倍,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力气,率兵到达阳曲县北,正好遇到辽国兵,何继筠立刻挥师猛进,果然大胜,斩首数以千计,缴获战马七百余匹,并生擒辽国武州刺史王彦符等一干将领,随后便命儿子何承睿回去向赵匡胤报捷。

  其实在何继筠走后,赵匡胤心里也是没底,第二天早早地登上北台苦等前方的消息,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心里正在焦急之时,突然看见前方飞来一匹快马,由远及近,疾驰而至,正是回来报捷的何承睿。

  赵匡胤得报之后大喜,随即传令将缴获的辽军兵甲、旗帜移至晋阳城下,此时城中军民都在苦盼着辽国的援军,一看却是这种下场,无不为之气夺。

  到了此时,辽国的两路援军都已被宋军击退,北汉已经没有了外援,只能是困守一作孤城,形势更加危机,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晋阳城内原本就极度紧张的君臣关系已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早在赵匡胤给北汉送去招降诏书之后,刘继元和郭无为立刻就变得貌合神离。

  郭无为一心想着投降,不但对刘继元屡次劝谏。还暗中和北宋派来的间谍来往。

  此前赵匡胤曾命一个叫做惠璘的人,诈称是宋军的殿前指挥使,因负罪而投北汉,这一招早在三国时期黄盖就曾使用过了。自然是瞒不过老道出身的郭无为,当场就被他识破,可是尽管郭无为看出了惠惠璘的真实身份,却仍然将其任命为供奉官,目的就是想把他当作与北宋联系的秘密通道。

  宋军入境后。惠璘赶往投奔,可惜这个人间谍做得实在是很失败,没跑出多远就被抓了回来,郭无为本来不想深究,就擅作主张将他放了,可是北汉朝里有个叫做李超的官员,还是很有原则,竟然把这件事原原本本报给了刘继元。这一来,郭无为也就无力再对惠璘进行包庇了,恼羞成怒之下。竟把惠璘连带李超一并杀了。

  这件事情,可以看成是郭无为与刘继元之间矛盾的第一次表面化,不过这个事情发生后不久,宋军就开始撤军了,北汉的形势稍有缓解,郭无为的投降心情也就不那么迫切了,他对刘继元立有定策之功,又手握军政大权,刘继元也不敢跟他轻易翻脸,所以对他诛杀李超一事假装并不知情。两人关系尚能维持。

  可是转眼之间宋军又杀了回来,这一次还是赵匡胤御驾亲征,北汉的形势又告危急,郭无为再也坐不住了。当年三月某天。辽国派来册封刘继元的使者韩知范到了,刘继元也于次日专门召来了一场非常隆重的宫廷酒会,把国内各界头面人物全都邀请过来,为辽使接风洗尘,气氛非常热烈。

  可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北汉首席宰相的郭无为却突然当众大哭一声。紧跟着就拔剑自刺。

  刘继元见状,急忙跑下去拉住郭无为的手说道:“老相国,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今天我们设宴款待上国使者,你这个做法很不和谐嘛!”郭无为哭道:“宋军以至城下,奈何以孤城抗百万之师乎!”刘继元闻言立刻沉默不语。

  这件事情,使刘继元和郭无为的矛盾彻底激化,因为刘继元作为一国之君,绝不肯轻易投城,形势更加危机,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晋阳城内原本就极度紧张的君臣关系已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早在赵匡胤给北汉送去招降诏书之后,刘继元和郭无为立刻就变得貌合神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