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参谋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翟让虽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说他完全一无是处是不客观的,至少,他这个人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翟让审视了自己的内心,无论是本心也好,还是恩人的期许也好,他都略带自卑但又庆幸地发现自己并没有

  争夺天下的雄心。

  如果人生可以倒带,我还是愿意回到过去当一个法曹啊。落草实属无奈,我再不想往前走了。翟让站起身来,向李密施以跪礼,然后真诚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你所说的实是英雄之策,但我本来是个种田的,志向没有这么高远,这样的大计我担当不起。

  如果非要干这样的大事,还请你领军先行,我为殿后。”“得仓之日,当别议之。”最后,翟让补充道。所谓的当别议之,就是重排座位。李密震惊了,他很快明白了翟让的意思,也许,李密早已经盯着第一把交椅,但他没有想到对方会主动让出这个所有英雄都觊觎的宝座。

  望着翟让郑重的表情,李密知道对方不是逗他玩,也不是在试探他。李密端正身体,然后朝翟让跪拜下去,英雄膝下有黄金,能让英雄舍金而折节的,唯有英雄!此时的翟头领应该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黄曹主,抱歉,我无法成为你所期侍的救世主,但我今天已经找到了一个愿意这样去做的人。李密跟翟让挑选了数千的精兵,昼夜兼行,猛然向洛口仓发起了攻击,奇袭取得了效果,守仓的隋兵四下散走。

  天下第一仓向瓦岗军打开了大门。洛口仓。在现在的郑州市巩义境内,这里是大隋朝的交通枢纽,西抵长安洛阳,南通江浙,北至河北。

  里的土质坚硬干燥。十分利于粮食的贮藏。大隋朝在这里兴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存储从江南等产粮区运来的粮食。据记载,容量十分巨大,最多可容粮二千多万担。

  这个粮仓是杨广大帝下令修建的,是两京的特供粮仓,李密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把人家的特供粮给抢了,抢了也就罢了,还大开仓门,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背粮食,大有不是自己的不心疼的架式。

  望着穿流不息前来取粮的人。翟让像冲进大观园的西门庆,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落草之后,他经常被粮食问题困扰,现在终于可以吃一碗倒一碗了。

  但李密告诉他,要想把这碗饭做成铁饭碗,还得经受洛阳大军的考验。看着翟让的脸色又有点睛转阴,李密马上补充道:“翟公无须担心。东都留守越王还是个小毛孩,不足畏也。”不可否让,李密是这个时代的智者。但智者并不是全才,比如,识人就不是李密的长处。越王确实年轻,可年轻不代表着对好付。

  当年在洛阳抵御杨玄感的杀神樊子盖已经去死,据史书记载,这位仁兄因为杀人太多。临死之前各种历鬼(以断头鬼为主要品种)围绕在他的床头。

  杀气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另一极。温和也并不代表软弱。越王杨侗就是一个温和的人,他是隋帝杨广的孙子。杨广到扬州去之后,将他留在洛阳镇守。

  这一年,杨侗十三岁。老杨家素以阴沉狠辣闻名于史,杨广就不说了,就是他爹隋文帝杨坚也是狠角色,该出的就出手,连外娚都能下得去手,而杨侗似乎例外。

  杨侗性格宽厚,从来不摆架子,年纪虽轻,但不轻狂,靠着这样的品性,杨侗团结着洛阳城内的官员。这样的少年,并不是一个可以庆幸的对手。

  很快,杨侗就对洛口仓失守做出了反应,他安排了虎贲郎将刘长恭率二万五千兵马从正面攻击李密,又安排另一路兵马从后面包抄,争取让李密们在洛口仓吃不了也别想兜着走。正面进军的刘长恭不足一提,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包抄这一路。

  按计划,此路将由新任河南讨捕大使隋将裴仁基率领。这位仁兄是一员猛将,骑马射箭是其特长,最近实力更是大增,张须陀战死之后,张的部下纷纷投靠到裴仁基的营里,这里面就有秦叔宝跟罗士信。这个方案如果能够得到顺利执行,对李密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可惜,事情的一开始就变味了。刘长恭领出来的二万五千士兵并不是真正的战士。当听说城里将出击李密时,东都三大国办学校国子、太学、四门的学生纷纷来到军营,报名参军,要求出城征讨瓦岗军。这些书生放着好好的教室不坐,非要跑到沙场上,应该是被憋坏了。

  天下大乱,时局不稳,高考(科举)也中止了,没有高考,天天在教室里之乎者实在无趣。除了书生之外,还有不少达官贵人的亲戚。皇亲国戚也不是精忠报国卫朝廷,一腔热血谱青春。在他们看宽厚,从来不摆架子,年纪虽轻,但不轻狂,靠着这样的品性,杨侗团结着洛阳城内的官员。这样的少年,并不是一个可以庆幸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