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潜伏】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经过渡江战役、洛阳之战、宜阳汾北之争,宇文护的军事能力备受质疑,国内反宇文护的力量逐渐抬头,但宇文护却浑然不知,仍然在中外府愉快地过着皇帝的日子,受他的影响,他的儿子们、僚属们也同样飞扬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来自南朝的稍伯大夫庾季才通晓天象,推算人的命格也很准。

  宇文护找他问天道征祥,大周国在我宇文萨宝的领导下国力蒸蒸日上,上天可否满意?庾季才将天象变化的情况和对宇文护的建议写作一个表启,送给宇文护,对宇文护说:季才深受大冢宰大恩,不敢不尽言。

  一般人说这种话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接下来有些逆耳忠言要说。近日我夜观天象,顷上台有变,不利宰辅。为公计,最好归政天子,请求回家养老。如此可以得期颐之寿,千古流传周公、召公的美誉,子孙世代为藩王。不然,我就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宇文护堆笑的脸略过一丝寒霜,庾季才啊庾季才,你这是借着天象劝我归政啊,看起来我算白白地赏识你,让你一个梁朝俘虏位居高位,你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心向皇帝。他沉吟良久,慢吞吞地说:我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不过请辞没有被批准罢了。庾公既为王官,应该遵守朝廷的制度,以后就不要来参见寡人了。

  一句话,庾季才便被排除在心腹之外。宇文护将庾季才表启随手扔在书案之上。庾季才是谁?号称江南神算,还能看不出宇文护的心思,心下长叹一声,拜别而归。从此行事更加小心。

  仪同齐轨同老朋友薛善闲聊,说起当今之事,不由得叹道:“军国大政,应该由天子决定,何故犹在权门。”薛善偷偷将齐轨的话报告了宇文护。宇文护立即将齐轨诛杀,并让薛善担任中外府司马,宇文护已经彻底落入了党同伐异的俗套。当初,宇文护诛杀赵贵,众将心中不安,侯龙恩跟随在宇文护左右。凌驾于众将之上。

  数位公卿大臣,让若以诛戮立威,不但社稷危险,恐怕我们家族也会受到牵连,兄长如何知而不言?侯龙恩不听。侯植只好亲自劝说宇文护学伊尹、周公。辅佐王室。

  这话是话里有话,宇文护当时脸就变了:我发誓以身报国,你难道以为我有别的企图吗?后来侯龙恩把侯植的话报告了宇文护,宇文护对侯植非常不满,这些话传到侯植的耳内,侯植忧虑而死。

  事实上,宇文护并没有完全放松对皇帝的警惕,他知道皇帝不是不聪明。如果有人好好劝谏,皇帝是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的,绝对不能给皇帝这样的机会。

  于谨之子于翼。英俊潇洒,颇有见识,十一岁娶了宇文泰的女儿平原公主,大统十六年执掌宫中禁卫。于谨平江陵,所获得的赏赐分给儿子们,于谨于财物珍玩分毫不取。只要奴隶中那些名门之后且有士族风尚的,以礼相待。

  六官建立。以开府除左宫伯。宇文觉即位后,出为渭州刺史。在州有政绩,又随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为周明帝召为右宫伯。明帝薨后,他与宇文护同受遗照,共同立宇文邕为帝。

  宇文邕以其有识人之能,让他为皇太子及诸王选择师傅,于翼不负所托,所选之人舆论以为称职。不久,升职大将军,负责中外宿卫兵事,既掌兵权,为宇文护所猜忌。

  天和六年五月,宇文护一口气加了大将军唐国公李昞、中山公训、杞国公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国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国公达奚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等十一名柱国,升职后即将于翼调任小司徒,表面上升官了,实际上解除了他的兵权。

  宇文邕知道堂兄并未对自己一百个放心,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懈怠,更加全心心地投入象戏研究中。

  尽管如此,宇文邕仍然小心地不动声色地网罗自己的心腹,想搞掉宇文护,单靠自己是不成的。事实上,宇文邕已经秘密组织了一个小联盟,核心成员有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

  外围成员有长孙览等。王轨,开府、平原县公王光之子,性情耿直,为人慷慨大度,临事有决断,时任开府、内史中大夫,宇文邕看他有成大事之才,对他恩遇非常,王轨投桃报李,把皇帝视为知己,早怀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成为宇文邕的心腹,宇文邕私下里向王轨透了底,王轨表示赞同,两人经常在一起密谋如何向宇文护发难。

  宇文神举,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宇文显和之子,显和去世之时,神举年幼,安化公宇文深对他特别器重,常常接济他。宇文深被宇文泰目为宇文家的诸葛亮,他看上的人自然不错。

&emp; 天和六年五月,宇文护一口气加了大将军唐国公李昞、中山公训、杞国公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国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国公达奚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等十一名柱国,升职后即将于翼调任小司徒,表面上升官了,实际上解除了他的兵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