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颉利议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叔父,你说就是了,小子听着呢。”

  李靖抬眼看了看杨义,欣赏的眼神溢于言表:“你先猜一下他们将要实施的意图,再作出分析。”

  杨义又要开始抄书了,他发动脑筋想,想历史书上是怎么说来着……

  “我猜他们的意图是,先向我们求和,并要求尚公主。然后就地整军备战,等咱们的公主一到,他们便用公主要挟我们退兵,或者往北逃。”

  杨义说出“尚公主”后,所有的将领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

  一个将领不解:“杨家小子,你说的这个,是你的真实想法?还是你猜到突厥人就是这意图?”

  杨义坐了起来,拈着手指,装作神棍模样,一会儿后:“他们不止会这样做,还会派使者前往长安,让陛下派议和官员过来。”

  又一将领问杨义:“那你再算算,他会派什么人去?”

  “是个将军,而且是颉利身边最得势的将军,也是最无能的将军!”

  “你这么肯定?”

  “不是肯定,而是一定!”

  李义嘴角抽了抽,他不认为这混小子说的是对的,但他自己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随即说道:“既然你这么肯定,那咱们就立个军令状吧!”

  所有将领刷的转脸又看向李靖,都不明白李靖是在闹哪一出?

  “那个,李叔父,咱们口头上说说而已,就没必要当真了吧!”

  “哼!我们是在想后面的对策,你却拿来开玩笑!来人,把这混蛋拖出去,杖责五十!”

  两个将领站了起来:“属下得令!”

  “李叔父,小子不是开玩笑,这是小子真实的想法,也是小子的猜测,准没错的!”

  “哼,你小子属驴的?哄着不走,打着倒退,下次再如此,定打断你狗腿!”

  李靖挥了挥手,让两名将领退下,左右看了众人一眼才开口:“咱们就以杨小子的猜测为假设,展开讨论一下,接下来怎么部署……”

  碛口牙帐,众人已经争吵一个时辰了,依然还在闹哄哄的。康苏密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现在气得浑身发抖,面色潮红,一肚子委屈说不出来。

  “别吵了!咱们不如投降算了!”说话的是杨政道,这个只有十二岁的隨王,也就是萧皇后的孙子。

  此话一出,四方皆惊,众人纷纷投来了愤怒的目光。但也有部分人,出现了意动的表情。

  “你说什么?信不信我揍你?”

  “要投你去投,唐朝皇帝还是你家亲戚呢!”

  “不想死的话,你就去投吧!”

  “……”

  众人口诛笔伐的,对着这十二岁的孩子喝骂起来。萧皇后连忙将他抱到怀里,他知道这孩子已经入了众怒了。

  可有个人却冷静得很,这便是赵德言,他眼睛滴溜溜一转,立马计上心来:“可汗,隨王说得对,我们找唐军议和!”

  “姓赵的,你怎么也……”执思失力厉声喝骂,可话才说一半,就被颉利给打断了。

  “继续说下去!”颉利是非常信任这个汉人的。既然他提出这个设想,他就有办法解决。

  “臣是这样想的,咱们写一封信给李靖,就说我们要议和!可汗还要以国书的形式上表,愿意归附唐朝,并要求尚公主。然后我们整军备战,只要唐朝公主一到,我们便以唐朝公主为质,逼迫李靖退兵,或者我们干脆逃往北海,等李靖分散兵力驻守各地时,我们再集中兵力,挥师南下!”

  众人听到赵德言这样说,不由目光大亮,纷纷盛赞赵德言才智过人。

  然而,另一边的萧皇后,却现出了惊恐的表情。他知道,如果颉利按照赵德言的办法做,如下一次又战败了,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颉利却非常欣喜的同意了赵德言的计策。立刻叫人拿来笔墨,匆匆写了一份国书,然后东看看西看看,最终将目光落入执思失力身上。

  执思失力是聪明人,既然要送国书到大唐迷惑唐朝,没有分量的人去是得不到唐朝信任的。所以,他也不说话,双手接过国书,便揣进怀里。

  颉利非常满意:“执思将军,现在你可以去唐营了,希望你能成功!”

  “可汗放心,此计策一举多得。既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可汗也能抱得美人归,臣去也!”

  “哈哈哈……,唐朝,等着本汗王者归来的那天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