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更正确的选择(十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都督真是深谋远虑……”王明山听着韦泽对未来国家制度调整的介绍,心里面冒出了这样的念头。。wщw.更新好快。这赞叹倒不是针对未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赞叹是针对韦泽居然让他的两个儿子来负责合成氨生产线以及合成氨化‘肥’的使用。

  以部里和省里数年来的关系,他们是完全敢于互相指责,并且互挖墙脚。如果合成氨的研发单位不是韦泽的儿子挑头,部里面自然是大笔一挥,就把研发单位归到部委麾下。处于劣势的省里也决不会就此放手。在这种零和游戏之下,韦泽让他两个儿子来负责此事,不管是部里还是省里,都只能服从韦泽在此事上的绝对主导权。

  这两项技术开发应用‘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韦泽在几年前就已经对未来做出了预判,选择了方式。从结果来看,这种选择也对局面有正面作用。合成氨这种深刻改变了中国未来的技术起到了平抑矛盾的作用,而没有给本来就沸沸扬扬的现状火上浇油。

  “合成氨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大规模的战争需求……”韦泽从来不会在这等关键问题上阐述不清。种善因,得善果。中国在巴黎公社期间对公社人员的救助,现在也算是体现出了结果。法国方面已经完成了无烟火‘药’的研制,并且在1885年设计制造出了使用无烟火‘药’的新式步枪。时间上虽然比中国晚,却也没有晚多少。这个消息和少量硝基发se‘药’通过情报网流入了中国。

  无烟火‘药’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与欧洲技术上的代差已经消失,现在的中国想要维持自己的优势,就只能在应用水平和生产规模上发力。同样的武器在不同的军队手中也会发挥出天壤之别的威力,更不用说同一个时代的技术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国内早已经卖光了所有黑o‘药’武器,第一代的无烟火‘药’武器也进入更新换代的阶段……”在韦泽谈起军事装备的时候,一众老军人眼睛发亮。如果现在爆发战争的话,国内的局面就会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我准备采取采购法。”韦泽的回答让一众人都愣住了。(www.wx.l)

  “各省都设立一个合成氨厂,每个省只准设一个。部里面也只有三个厂。”韦泽接下来的说明让部委与省里都炸了锅。

  “为什么?”

  “为什么?”

  ……

  部委和省里的委员都感到颇为不解。

  面对几乎要沸腾的会场,韦泽站起身来冷着脸挥了挥手,鼎沸的人声迅速就消失了。韦泽用讨论问题时最常用的冷静语气解释道:“现在一个厂一年一千吨的合成氨产量,你们觉得这规模很大么?我明确告诉你们,这个规模小的很。以后随着技术进步,一个厂一年至少就得能生产几十万吨。比现在增加几百倍都不止。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程度?如果以现在的生产能力,合成氨的价格能到天上去。种的地增加的产量还不如这化‘肥’钱多。现在大量建厂,以后大规模升级成本太高。想普及,就先把技术水平提高到成本能被农民接受才行。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升级过程中出现大规模淘汰的情况。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局面,淘汰五十几个厂的成本,总比淘汰五百个厂小得多。”

  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特‘色’就是自给自足,所以对于生产资料的应用有一种“千秋万代”的倾向。一个农具恨不得爷爷用完儿子用,儿子用完孙子用。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在工业时代,生产资料落后了就要被淘汰。维持旧有的生产资料表面上能够节省成本,但是与耽误的生产增量一比,这种“节省”比‘浪’费更可怕。

  同样是三千人的厂,一年生产三千吨,人均年产量一吨。‘花’费三倍成本改造之后,年产量三万吨。人均年产量就变成了了十吨。这可比增加三个老式厂的成本要低的多。就算是产品价格降低一半,利润照样飞速增加。

  “我说的采购法,指的是以后对合成氨以及后续产品,会采取采购的办法。招标书上会有采购的要求,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招标。能符合条件的,我们就用。不能符合条件的,那就好好找问题,寻求帮助。解决你们为什么比不上别人的局面。”韦泽板着脸讲着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