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第542章 目光短浅的日军将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的不错,如果再不改变战术,即使最后击溃了薛岳的主力,东京军部并不会认为他比‘波’田干得更漂亮,虽然‘波’田一个旅团击溃的是十余个师的杂牌军。想到此,冈村打定了主意。加强第六师团和半壁店方面的‘波’田支队,如果十一军的这两支先锋能先进入武汉,十一军在整个会战中就是有功的。

  冈村宁茨是个不错的军人,但仍未能摆脱名利世俗。南浔方面虽仍与薛岳部接触,但冈村已完全放弃了击溃薛兵团的企图。主力被大量调整至稻叶第六师团和‘波’田支队帐下。田家镇的稻叶师团,先后三次得到加强的兵力,超过万人。补充的新锐,战斗力甚至已超过第六师团本身。

  稻叶四郎中将指挥的第六师团转眼得到三个支队的加强,兵力大增至两万多人,于11月中旬重又发动进攻。

  11月12日,第六师团牛岛旅团开始沿广济——浠水大道攻击前进。自田家镇失守后,上至武汉的蒋介石,下至第五战区的军、师将领,都已成惊弓之鸟,意识到武汉终难再保,各军残部都大睁着警觉的双眼,防止被日军包抄,陷入合围。所以一个小小的牛岛支队,就撼动了江北第五战区的数十万守军。这也算是武汉会战后期一大奇观。

  11月13日夜,一路未遇‘激’战的牛岛支队到达界岭。一夜猛攻,即突破中国守军防御,14日,身材粗矮强壮的牛岛满少将趾高气扬地率队开进浠水城区。武汉一时震颤!

  牛岛少将此时接到冈村宁茨的电报,称:麻城以北与东久逃军对战的中**队已开始撤退,望该支队不负第6师团先锋的称号,向黄陂地区突进,截击撤退中的孙连仲、李品仙两大兵团主力。

  冈村与东久还争功,置大局于不顾。但作为一名老军人,他没忘了自己的职责,还是想方设法地尽量捕捉中**,弥补自己所造成的损失。同时,他也想使自己的内心多少获得点儿安慰。对东京方面也好‘交’待。

  15日,日军攻下新洲。牛岛少将当即派佐野联队长率步、炮、工、战车、装甲运兵车组成的快速支队截击正在黄陂东侧蜂拥撤退的孙、李兵团大部队。日军的突然杀出,冲‘乱’了中**阵脚。后撤的中**各自为战,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佐野大佐颇有斩获,仅野炮就缴获了80余‘门’,这个数甚至比日军一个甲种师团的火炮总数还要高。但佐野的快速支队毕竟是一支战术支队,对付散兵游勇有余,要想成师、成团地围吃中**后卫部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再加上此刻,第二军尚未前出旧街、河口镇,完全截断平汉线,这就给李品仙后卫部队留下了一个大缺口,一条通向复生的道路。

  直至16日,第六师团的岩崎支队才打下河口镇,与东久迩第二军会合,收紧了合围圈,但为时已晚。中国第五战区几十万大军已越过平汉线退去。

  冈村宁茨的权宜之计最终没有得逞。常言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冈村既然争得头功,先进武汉,就必然有第六师团的孤军突出,天皇裕仁垂涎‘欲’滴的几十万中**主力,最终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冈村宁茨虽然出‘色’,但仍难免世俗名利的缠绕,并最终为此所累,失去了一呜惊人的战争良机。

  东久迩宫稔彦王,身为助攻军司令官,所部攻势凶狠,反客为主,体现了日军能征善战的特点。但第二军身为助攻部队,没能与冈村的主攻军密切携手,仅以匹夫之勇独自猛攻,也是缺乏远见的近视战术家。

  畑俊六大将,虽为武汉战场最高统帅,但协调两军不力,任由第十一军中路突出而未加节制,导致全局失调,结果使李宗仁有足够的机会,从容从日军铁网中将数十万大军安全撤出。

  李宗仁虽未能再扭转武汉战局,但再次安然撤出被围大军,也算是再创奇迹。这奇迹是冈村、田俊六、东久迩,是日军战场统帅目光浅近,‘胸’无大略所带来的。

  李长官真是中**队的一员福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