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第541章 广州沦陷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向敦厚的余汉谋不愿再听任武汉摇控,再当摆设。他公然置蒋委员长电令于不顾,把12集团军主力都调向了广州。他计划先在广州稳住阵脚,再考虑反击的事儿。

  日军偷袭大亚湾,震动全国,也震动了与广州隔海相对的香港殖民者——英国。

  11月3日,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照会日本外务省,代表大英帝国对日军侵犯华南、危及英国经济及政治利益,向日本政f提出警告。但克莱琪大使从日本外务次官那冷冷的一笑和不以为然的目光中,也预感到了这次抗议、警告又将是一场徒劳。

  真是此一时被一时也。曾几何时,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飘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时,英国人何曾受到过如此冷遇。就是10年前伦敦海军条约签订时,日本人还是处处唯英国人眼‘色’行事,甚至半夜‘私’会英国代表,极尽讨好吹捧之能事,只求英帝国在海军发展上能多关照些日本这个远东小兄弟。

  可时间轮回,‘荡’平了一切尊卑。衰落中的大英帝国,备受墙倒众人推之苦。慕尼黑墨迹未干,东京这昔日的小兄弟就公然在昔日以武力征服四方的大英帝国面前舞枪‘弄’炮,恣意羞辱。

  克莱琪没再说什么,但返回使馆的路上,他就断定:日本人决不会受英帝国制约,放弃目前政策。终有一天,日本人会在香港甚至其他地方与英国刀兵相对。虽然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武汉。蒋委员长得到消息,既痛悔又震惊。

  他犯了一个大错误。他总以为日本人不会冒军事上分兵之险,不敢在英、法强国的头上动土,因而对来自各方面日军将偷袭华南的消息都不以为然。吴铁城偷袭前夕的最后一份电报,经他与军令部商讨后,竟认为是日军的反宣传,并在文件上做了“反宣传”的批示,下发各部‘门’。

  但古庄干郎21军的偷袭给了他重重的一拳。这使他再一次认识到。对东京,对日本军人,是不能用常理估计的。

  11月3日晚,他又不得不象以往任何一次遭受打击后一样,站在话筒前,打起‘精’神,号召广东军民团结一致,抗击日军,保卫广东。当日,国民党中央也发表了《告广东全省军民书》,再弹蒋的宣传调子。

  广东布防,蒋委员长曾亲自参与。大亚湾一线,守军不足2个师,根本无法匹敌,这他是知道的。为守住广州,保住中国大陆这最后一根外援大动脉,他急电张治中将军率湖南的预备兵团增援广东。

  但日军不给中**以喘息之机,更不给蒋委员长弥补过失的机会。古庄干郎中将不愧军中老手,眼见中**毫无斗志,立刻改变了迂回广州的计划。命令前卫部队紧追中**。不驻防,不管中国溃兵,不要中国城市,只管一路紧追。

  可怜粤军,虽有64、66军在武汉战场上骄人的战绩,可如今在自己的家‘门’口,当着成千上万父老乡亲的面,竟都立足不住。大批后卫部队被俘,大量难民未及逃离就沦入侵略者手中。

  11月8日,日军十八师团兵临增城城下。增城是广州东面最后一座城市。失了增城,广州则直接暴‘露’在日军面前,余汉谋原有意守住增城,巩固广州外围。无奈日军追兵速度太快,而增城守军太少,没等余汉谋援兵到达,增城便陷于日军之手。

  11月9日晚,广州东山四路军部,余汉谋召集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赴会众将面目呆滞,个个象霜打了的茄子。会场里,长吁短叹时时传出,哀伤至极。

  可怜的广州市民,拖家带口,又为一生积蓄财产所累,逃得自然不如军队快捷。而他们用血汗赋税供奉的军队,此刻在他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候,丢下他们跑了。

  广州市民养兵千日,却无一时可用。

  11月10日天放亮,广州市区空袭警报响成一片。蜂拥逃难的人群堵塞了大街小巷、道路桥梁。而飞播的流言,又引起更大的‘混’‘乱’。敌机掠过。成群的逃难者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后面抱着一线生的希望的人流又踏着死尸碎块,继续向前,很多人又重蹈了前者的覆辙,死于炸弹、机枪和‘混’‘乱’之中的践踏……

  广州城外,景况也惨痛至极。日本空军不分军民,向着沿铁路向西北溃散的人流轰炸扫‘射’。道路两旁,生者抢路,死者暴尸,伤者呼救,惨状难言。

  下午,日军兵不血刃,进占广州。华南大地又一颗明珠,黯谈无光地又落入强寇之手。至此,中国大地上的七大都市,除武汉,相继成了日本侵略者征服的战果。

  广州沦陷的有些耻辱,日军投入7万兵力,在主力第五师团尚未使用的情况下,前后仅10天便击溃广东守军8万‘精’锐。广州沦陷,不但使华南大片国土沦丧,还使万千广东人或死于战祸,或流离失所。一时间,广东人民和海外粤籍华侨对广东省军政当局大骂不已,“余汉无谋,吴铁失城!”的讥讽谑语传遍四方。

  蒋委员长下令撤去余汉谋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一职,算是暂时平息了国人的愤怒。

  但广州城头已经飘起了刺眼的膏‘药’旗!海外支援中国战场的南大‘门’被封闭了。武汉即使守住,也失去了战略价值。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