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第505章 女魔头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蒋委员长是想用华毕成来稳住杨森,然后再过河拆桥,整桩事情当中,蒋委员长是得益者,而四川的军阀们则是失意者。至于杨森,最多也就是不赔不赚吧。蒋委员长虽然不可能给杨森四川,但还是会给杨森一个好位置的。

  华毕成如果娶了“夫人”的干‘女’儿杨文娜,和蒋校长除了师生关系又多了一层翁婿关系,那如果将来有不臣之心,自己岂不是个不忠不义之人。华毕成很清楚贰臣在中国历史上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委员长这招真狠!

  至于这场婚姻的当事人华毕成和杨文娜的心情,则显得无关紧要。从始至终他们两个人的悲喜并没有人关心,华毕成娶了一个不想娶的老婆,杨文娜则嫁了一个不想嫁的人。

  如果最终能过到一起最好,如果不能……

  “怎么样?莫非知世觉得对我的侄‘女’比较中意一些?现在换也来得及,毕竟这关系着前程呢!”

  “夫人”此时说的话根本就是在威胁了,华毕成已然听出了弦外之音,只要他肯答应娶一个,那么一切都好谈。如果他两个都不娶,蒋委员长会有其他办法的。

  军统和中统治那里肯定有一大堆关于华毕成的“黑材料”堆在军政处,华毕成也十分清楚从100师到30集团军,自己为了部队的发展壮大,上得了和上不了台面的招都用了,甚至100军的参谋长何江就是自己当年的狱中好友,延安方面的人等等……这些事情蒋委员长现在不可能不知道。

  占据着大义蒋委员长,随便找一件事情作为借口就可能触及到华毕成的根本——第30集团军和陕西的地盘,就是再不愿意,华毕成也得答应了。

  当然,蒋委员长和“夫人”也并不想走到这一步,在他们的眼中,华毕成是个聪明人,断然不会为了一个‘女’子如此的固执。

  “夫人,实不相瞒,我是个有婚约在身的人,只怕杨小姐还不知道这些事情吧!而且,光凭着一张照片就决定下来,实在是有些……”

  既然已经不可能回绝,华毕成只能使用“拖”字诀,不管是将决定权‘交’到那位杨文娜小姐手中,还是在照片上面做文章,为的都是拖延时间。只要不被“夫人”快刀斩‘乱’麻的将这桩婚事定下来,总归还是会有转机的。

  华毕成的这番话没有出乎“夫人”的预料,事先“夫人”就想过华毕成可能拿出来推搪的借口,现在说的这个基本上也是最有力的一个,算是能摆的上台面说的话。

  不过既然“夫人”已经料到了华毕成的借口,又怎么会没有相好对策呢?当华毕成还在心中考虑他的这番“莽撞言”会不会惹恼了“夫人”的时候,“夫人”已经施施然的开了口:

  “你身上那由父母包办的婚姻,直接登报宣布无效就是了。好在你只是订婚,说出去也不会遭人非议,我想杨家小姐定然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你们两人之间的事情,自然也是急迫不来的。我这里只是问问你的意思,若是知世愿意,我便将这杨家小姐认作干‘女’儿然后接到武汉来住一段日子,好让你们彼此熟络。你就放心吧,杨森娶得夫人各个都是美人,杨小姐的母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女’儿更是青出于蓝,和知世你配成一对正是佳偶天成。定当传为美谈!”

  别看“夫人”像是在规劝华毕成接收杨森的‘女’儿,可实际上她却是在向华毕成开价码。“夫人”这是在告诉华毕成,你可不要觉得娶杨森的‘女’儿是委屈了你,第一家庭早就为你做了安排。要知道“夫人”可是很少收人做干‘女’儿的,在此之前,也只有陈辞修的夫人谭祥这一位。

  亲自做媒,是“夫人”帮蒋委员长笼络人心、网罗亲信将领的重要手段之一。谭祥的父亲谭延闿是蒋委员长的密友,和宋家也是相‘交’甚久。谭延闿是清末进士出身,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军长、南京国民政f主席、行政院长,平时经常到蒋委员长的官邸漫谈,每来必携‘女’儿谭祥同行。

  谭祥是谭延闿的三‘女’儿,她品貌端庄,聪慧出众,曾就读于上海教会‘女’校,并到美国留过学。因谭延闿曾认宋母倪桂珍为干娘,所以谭祥虽仅比“夫人”小8岁,但论辈分,却是宋美龄的干‘女’儿。再加上谭祥善解人意,很会讨人喜欢,称蒋委员长为爸爸,称“夫人”为妈妈。所以“夫人”对她也极为钟爱。

  1930年谭延闿患脑溢血病故,生前曾嘱托蒋委员长和“夫人”,为谭祥物‘色’才识卓越、前途远大的乘龙快婿。由于当年谭延闿曾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