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第442章 没良心炮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30集团军的工兵团用长一米、直径半米的汽油桶作为抛‘射’器,里面填充大量的火‘药’作为推‘射’‘药’,点燃之后将炸‘药’包抛出去,同时还会点燃炸‘药’包上的导火索。

  不过这种抛‘射’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弹道轨迹基本不可测,怎么飞的都有,还有炸‘药’包的‘药’量只能凭经验装填,每次发‘射’后都需要重新挖发‘射’坑,‘射’程太近等。按照郭大炮的说法就是,这种“没良心炮”就是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也许还没打出去就先把自己人给炸死了,怪不得总座把他叫做“没良心炮”。

  但华毕成却始终坚持认为这种“没良心炮”是可以投入实战的,后来在华毕成的大力支持下,工兵在测试中解决了“没良心炮”的不少缺陷,不但想出了将炸‘药’包捆成前尖后圆炮弹状的办法,还对发‘射’‘药’装量和炸‘药’装量都进行了科学改进,并且在汽油桶的顶部加装了简易的瞄准器。甚至还有人计算出了标准化制作之后的抛‘射’器弹道轨迹。将“没良心炮”的‘射’击误差基本控制在了5米以内。

  这样一来,“没良心炮”就具备了实战的能力,按照5公斤的标准抛‘射’炸‘药’包计算,落点方圆5米内的工事即使不被摧毁,里面的人也会被冲击‘波’震死。如果抛‘射’的炸‘药’达到20公斤以上后,落点方圆25米内的人、畜,无论是呆在坦克内,还是坚固工事内,都将难以生存。

  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第30集团军工兵团开始更加专心的改进“没良心炮”,以求能发挥“没良心炮”的最大威力。为了对付鬼子的战车、野战工事和密集的队形等,大胆的工兵们甚至试着用抛‘射’筒抛‘射’几十公斤重的石头、集束手榴弹,渐渐的,“没良心炮”的‘花’样越来越多,威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一次测试中,第30集团军的工兵们1斤黑‘药’成功发‘射’了10公斤炸‘药’,结果打到了260米远的距离,偏差却只有10米,被轰击的红薯地里面,方圆20米内的红薯都被冲击‘波’震的从地下跳了出来。爆炸产生的弹坑达到了1米多深,警卫团现在使用的,就是按照这种标准制造出来的最新产品。

  张二喜有信心用“没良心炮”给鬼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为了制造足够的“没良心炮”,71军把自己全部的炸‘药’都提供给了张二喜的警卫团。而制造“没良心炮”的汽油桶则是从各支部队里面收集过来的。

  在张二喜的积极努力之下,警卫团最后投入实战的“没良心炮”数量居然达到了200‘门’。

  200‘门’没良心炮,也就意味着可以一次‘性’发‘射’200个10公斤重的炸‘药’包。整整两吨的进口炸‘药’,够板西一良大佐的第59联队喝一壶了。

  71军的佯攻和板西一良大佐的“消极防御”战略给了“没良心炮”施展的舞台,当第71军的第二攻击梯队‘露’出疲态之时,警卫团已经将全部的“没良心炮”都给安放好了。

  “告诉宋军长,他的部队可以后撤了。动作要快!还有让炮兵再轰两分钟,掩护咱们!”

  没过多久,第71军的部队开始徐徐退去,而后方的炮兵部队则开始了炮击。

  “抓紧时间!再检查一下炸‘药’包。都给老子按照工兵画的图纸把绳子绑好了,要是待会出了错飞到自己人的头上,那损失可就大了!”

  张二喜的这番警告绝不是无的放矢,实际上在工兵的试验中,也没少出现炸‘药’包斜着飞的状况,所以工兵在制造“没良心炮”的图纸上才会写着:“‘射’程约为xx米,偏差约为xx米”这样的字眼。

  “约为”也就是不一定能达到。

  “娘的,工兵团居然搞出了这样危险的东西!团座下回让那些工兵自己用吧!”

  一名蹲在张二喜脚边不远处的小兵一边检查着炸‘药’包一边嘟囔着,结果引来了张二喜的一通训斥:

  “老子也知道150毫米榴弹炮好使!可是咱们不是没有吗?难道没有榴弹炮就不打鬼子了?干好你自己的事情!咱们是司令的警卫团,要是失手丢了司令的面子,看老子不扒了你的皮!”

  小兵吐了吐舌头,然后低下头用力将捆在炸‘药’包上的电话线又紧了紧。

  用电话线扎炸‘药’包这办法也是第30集团军工兵的发明创造,原先在发‘射’‘药’点燃的时候,很容易会同时烧断捆扎炸‘药’包的绳索。后来工兵们发现使用架电话的线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点火!报务员通知71军的宋军长,告诉他咱们这边炸完了他们就得立刻上去!时间不等人!”

  就这样,“没良心炮”这种简单的大杀器,终于提前若干年登上了历史舞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