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24章 新三国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马飞的追问却换回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原常家庄警察局局长张远峰用很同情的眼光瞧着马飞,然后开始给他科普民间对华毕成的传说:“别看咱们常家庄地方小,也是常有戏班子到镇上来的,那戏台上都演过,华毕成、朱晋一、赵建新上海三结义,大哥华毕成使得双匣枪,二弟朱晋一手拿一杆长枪,三弟赵建新用的是‘花’机关。对了,你们100军个军师,叫李‘艳’涛,是华毕成华将军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还有那浑身是胆的陈东,在南京七进七出,十几万鬼子愣是没有一点办法。”

  听了张远峰的这番话,成忠玺和马飞的脑子里面一下子就炸开了这……

  这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吗?怎么全都被套到了30集团军的高层将领身上了?

  成忠玺和马飞哪里能了解,中国百姓在这‘乱’世对英雄的渴望程度,还有那些艺人们的创造力。要知道从古至今,这戏台上脍炙人口的故事全都离不开英雄美人。

  自打鬼子入关之后,政f军是一个败仗接着一个败仗,要不是有华毕成时不时的来上一场大捷,老百姓的心气只怕是早就崩溃了。于是将华毕成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便成了民众们迫切需要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拿到演出剧本的时候,大多数的艺人都犯了难。武汉政f组织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写的是关于华毕成的话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只有在大学校园和大城市里面才有市场,那些比较偏僻的乡镇里面,识字的百姓就没有几个,基本上就没出过远‘门’,更是绝没有到过上海和南京,你要是对他们演华毕成保卫上海和南京的话剧,谁能听的明白?

  相比之下,在农村,还是三国、水浒、西游记这样的老故事更加容易被百姓们接受。

  也许是真想宣传一下华毕成这位抗日英雄,也许是想要保证军政部发下来的饭碗,艺人们在无奈之下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他们居然将华毕成的事迹套上了三国的马甲,将30集团军的主要人物和三国的将领来了个一一对应。

  三国里面不是有桃园三结义吗?那就来个上海三结义。三国里面不是有个关二爷吗?那就加个朱二爷。

  于是,有了这样明确的参照对象,百姓们也开始看的津津有味起来。

  只是苦了华毕成、朱晋一、赵建新、李‘艳’涛、陈东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不得不被迫拿起了“双匣枪”、“一杆长枪”、“‘花’机关”,被迫躲进了“茅庐”,被迫在敌阵中七进七出。久而久之,这形象更是被固定了下来。恐怕现在就是华毕成亲自到了常家庄,若是亮不出一对匣枪,也要被民团当作“赝品”。

  没想到这趟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成忠玺和马飞面面相觑,他们都不知道回去之后该怎么向朱晋一报告了……

  幸好,军政部对外宣传的时候只主打华毕成手下的主要军官,要是连旅、团一级的也列进去,天知道那些艺人会不会因为人多将30集团军的事迹改成有108将的梁山好汉。

  如果真的改成那样的话,成忠玺和马飞又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是‘花’和尚鲁智深,还是行者武松?

  更要命的是,谁是潘金莲?谁是西‘门’庆?华毕成对应的必然得是宋江啊。那谁是阎婆惜?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