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委员长的真实想法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蒋委员长的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按照李宗仁现在手中的兵力和历史上的发展,徐州是铁定守不住的。但是由于李宗仁的战法得当,中**队还是在台儿庄取得了一场大胜。当然,华毕成肯定不能就这样告诉蒋委员长,如果他现在就“预测”出了中**队在台儿庄的胜利,那在蒋委员长的眼中,华毕成可就变成摆摊算命的了!还是得说一半留一半,不管怎么样,也得先帮李宗仁一把,就当是投桃报李吧。

  “校长!恕我直言,五战区现在的兵力十分有限,部队的成分又杂。先不说这些杂牌的战斗力,李长官能不能将这些部队统一指挥起来都是问题!徐州的陷落是早晚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五战区败的太快,这样中央军就没有足够的休整时间!如果日本人拿下徐州之后直扑河南和江西,那武汉的安危,可就悬了!”

  华毕成的这些话可谓是说出了蒋委员长的心中所想,蒋委员长之所以在给不给五战区增兵的问题上一直犹豫,担心的正是徐州的失利会发展成华毕成这种局面!如果中国在苏联的援助全部到达之前就和日本人展开决战,那么中**队将全面处于下风。

  战争打得不光是军事策略,还在不断地考验着参战国的工业能力和后备力量。人,中国是不缺的,军政部和作训处已经在大后方组建了大量的新兵团,可是军委会却拿不出足够的武器来武装这些新兵!

  听说有的新兵团全团上下只有几十只老套筒步枪,轻重机枪完全没有,负责训练新兵的教官们只能让新兵们抱着木头枪参加训练。现在是中**力最薄弱的时期,蒋委员长无论如何也希望李德邻能够在徐州多撑几天!

  蒋委员长的本意是想从华毕成这里听到一些安慰的话,可没想到的是,这位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却给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答案!蒋委员长的气‘色’又开始变差。

  “如此说来!还是需要帮李德邻一把,可是现在中央军的情况……”蒋委员长这几句话说的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半年来中**队的一败再败已经让他身心俱疲!

  华毕成见蒋委员长松了口,赶紧打蛇随棍上,提出了新的意见:“校长不必担心!给五战区提供支持,和派兵增援是两回事!军委会不妨在一些小问题上面给李德邻提供一些便利。例如,可暂缓川军裁并编制一案,多给第五战区一些枪械弹‘药’、军需物资。要杂牌军在徐州拼命,就得先给他们一些甜头!李长官又是在战场上‘摸’爬打滚了半辈子的人物,有他坐镇徐州,再调些中央军去给五战区壮壮胆,运气好的话,或许真的能换回几个月的时间!有了时间,部队的整编补充不就有了着落了吗?”

  听了华毕成的建议,蒋委员长思索了片刻,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照这样做的话,岂不是将杂牌军都推到了李德邻的麾下?徐州,眼下已经集中了十几万的杂牌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山东军都有!他们之间有矛盾还好些。若是真的抱成了一团,岂不是变成了一支新的力量?徐州会战结束之后他们不肯解散怎么办?加入了‘桂系’怎么办?不得不防。”蒋委员长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你华毕成现在也不是中央军。

  华毕成算是见识到了蒋委员长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这都什么时候了?蒋委员长还惦记着打压地方势力呢?要是被小日本快速占领了徐州打到武汉,没准武汉政f就变成流亡政f了!蒋委员长这宁给外贼不与家奴的思想,还真像满清末年的慈禧!

  华毕成必须打消蒋委员长的这种顾虑,然后给他的30集团军找到开赴徐州的理由:“委座说的是!这便是属下为什么坚持要派一支中央军加入徐州战场的原因了!给杂牌军壮胆其实是次要的,这支中央军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在杂牌军中间掺沙子!他李德邻能在徐州收买人心,政f为什么不可以?听话的咱们就拉过来,不听话的就找机会把他吞并!有了中央军的介入,就不怕这些杂牌抱团!等会战结束以后再把它们调的天南地北,除非有人跑到日本人那里去当伪军。否则的话,都逃不过军委会的整编!到最后,李德邻还不是白忙活?”

  为了30集团军能够去徐州,华毕成也只能给蒋委员长出些缺德主意。实际上历史上的蒋委员长也就是这么干的,汤恩伯的20集团军就是被军委掺到五战区的沙子。

  听完了华毕成的分析,蒋委员长显得十分高兴!这些天和军委现在是中**力最薄弱的时期,蒋委员长无论如何也希望李德邻能够在徐州多撑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