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280章 五战区没有援兵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州,五战区司令长官部

  蒋委员长在开封‘诱’捕了韩复渠,李宗仁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韩复榘公然违抗军令大摇大摆地率军撤退,使得华北日军轻易的穿过了山东全境直‘逼’第5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徐州,李宗仁原定几套作战计划在倾刻间变为一堆废纸,这样的人就是死一百遍也不冤枉!只可惜,华北日军对徐州的威胁却并没有因为韩复渠的被捕而解除。

  徐州战场的危局对李长官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受到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残酷蹂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徐州这个古老而英雄的城市,再次成为军事家的舞台。徐州位于华北与华中之间的‘交’通枢纽,也是从黄海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津浦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会,大运河也在附近穿过,有向四面转用兵力的‘交’通条件。

  中**队如果控制徐州,一方面可截断津浦路,将华北、华中两地的日军隔绝;另一方面,可保持中**事上的大动脉――陇海路,将日军阻于津浦路以东,屏障华中,确保郑州和平汉路,使武汉后方有充分的时间重新部署,有利于抗战的持久进行。而日军如果迅速占领了徐州,就可以将南北兵力会合,沿陇海路西进,直取郑州,并利用中州平坦的地形,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沿平汉路南进,一举而下武汉。

  南京失守后,徐州成为中**队在战略上保卫军事指挥中心武汉的重要屏障及前进基地,徐州势在必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沟通南北两战场,并进而切断陇海路,威胁平汉路侧方,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准备,对徐州亦势在必得。

  蒋委员长给李长官的命令是在徐州至少要守上3个月。可是蒋委员长却没有给李宗仁什么好牌!五战区的军队大多是从京沪战场还有华北战场上退下来的败军,士气低落,徐州地处平原,又无天险可凭,蒋委员长此时启用李长官,其实也是个很无奈的选择!蒋委员长需要依靠李长官指挥的第5战区部队把日本人拖在中原,以便将他的中央军好‘抽’出来整补部队,扩充编制。

  蒋委员长将李宗仁推到徐州这口油锅其实还有更险恶的用心。利用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削弱自己对手的实力是蒋委员长的一贯作法。自张少送他的东北军被蒋委员长肢解后,除了华毕成,李宗仁的桂系也是蒋委员长一统中国的最大障碍,蒋委员长和李宗仁打打和和十来年没有解决。直到李宗仁赴京抗日前,广西实际上还是游离于南京之外的半独立王国。

  更令蒋委员长头疼的是,桂系在广西闹自治,引得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也颇不安分,对南京中央总是阳奉‘阴’违,这都让蒋委员长伤透了脑筋。如今让李宗仁统帅第5战区,一旦创造了奇迹,蒋委员长脸上有光,武汉扩编、整补部队需要的时间也有了着落,就是创造不了奇迹,川、桂军受到削弱,李宗仁的声誉受到打击,这也是蒋委员长求之不得的。蒋委员长真是太‘精’明了,即使被日本人穷追猛打到这一步,也没放过李宗仁这个宿敌!

  对于蒋委员长心里面的盘算,和南京斗了半辈子的李宗仁自然是心知肚明!有些话不必明说!蒋委员长要李宗仁在如今这样的危难之际挑起徐州这副重担,却又不肯给李宗仁配备‘精’锐之师,还有武汉军委会对杂牌军耐人寻味的态度,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大批的川军、东北军旧部和西北军这样的杂牌部队被军委会陆续投入到徐州战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蒋委员长对徐州战局抱的的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

  李宗仁刚抵达南京,军委会便已经拟好了抗战的全盘战略。李宗仁和其他人都抱着一样的想法,按照最高当局的用人准则和习惯,韩复渠这位山东主席必定会顺理成章的成为5战区的司令长官,没想到最后5战区司令长官的这顶帽子居然被戴到了李宗仁的头上,这让政f里面的许多人都大跌眼镜!

  蒋委员长似乎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出其不意的来上这么一手,不想让人看穿自己的想法,是每个上位者都很在意的事情。李宗仁一开始以为蒋委员长又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于是找到了蒋委员长打算将5战区司令长官的位子让给韩复渠,结果当着李宗仁的面,蒋委员长说了很多话。

  民族大义,军人责任,这样的高调从蒋委员长的嘴巴里面说出来让人觉得是慷慨‘激’昂!若是换了个一般点的人物。怕是早已被蒋委员长说动,拍着‘胸’脯要去徐州了!

  可李宗仁又岂会是等闲人物?十分熟悉蒋委员长为人的李宗仁当着蒋委员长的面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却就是不接腔表示自己愿意去徐州!

  在委员长需要依靠李长官指挥的第5战区部队把日本人拖在中原,以便将他的中央军好‘抽’出来整补部队,扩充编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