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第191章 中国海军的悲鸣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海军部的这份解释函里面提到的那个贻误整体江防战略的军事机关其实就是在说长期与陈绍宽闽系海军作对的电雷学校!这个皮球踢的可真漂亮!

  电雷学校的爱国官兵们无奈的发现他们绕了一圈以后居然问题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对于海军部这样无视抗战大局只知道窝里斗的做法电雷学校的官兵们只能摇头苦笑!

  民国时期海军系统的内斗相当严重,在1932年以前海军的派系大致可以区分为中央海军(海军部与各直属单位,第1舰队,第2舰队,练习舰队。总吨位约4万4千吨,又称闽系),粤系海军(第4舰队。总吨位仅数千吨)与青岛系海军(第3舰队,即原东北海军,总吨位万余吨)这三大派,这几个派系之间不仅互相对立,而且派系内部也内斗不断。

  1932年军政部成立电雷学校,试图跳过由闽系把持的海军部,另成立一支新的雷艇部队,形成了在中国现代海军史上威名赫然的电雷系统。海军司令陈绍宽与整个闽系对这支雷艇部队怀有极大的敌意,海军部公开表示他们对电雷学校的仇视态度,并以给电雷学校穿小鞋为最大乐事。电雷学校校长欧阳格将军遭到海军部排挤,电雷学校的学员兵被禁止穿著海军制服,当欧阳校长争取到海军制服的穿著权之,,海军部勒令该校的学员兵在帽沿上不得绣上”中国海军”字样。海军部还规定电雷学校学生在毕业后不被海军部承认具有海军军籍。就连电雷学校学生第一次舰上参观都只能在德国海军的“科隆”号巡洋舰上进行,这都是因为海军部拒绝拨出军舰供电雷学校学生实习或参观。

  海军部对电雷学校的恶劣态度清楚的表示了海军部以闽系海军自居,而不以中国海军自任。也正是因为这种派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狭隘眼界,使得军委会几乎无法‘插’手海军事务。蒋委员长决定成立鱼雷艇部队的时候,老头子是越过了闽系海军把持的海军部直接下令的,蒋委员长一力促成鱼雷艇部队的组建甚至可以说有制衡海军部的用意在里面。

  在电雷学校成军以后,南京期望能同时建立快艇部队与水雷部队。很快电雷学校便成功地组建了快艇部队,但是在水雷部队的建构上,由于需要采购德国水雷,成本过于高昂,结果导致了电雷学校的水雷部队建军计划一直停滞不前。

  其实从清代开始,中国海军就对水雷自制相当热衷,到水雷部队建构的时候其实国内早就能够自制水雷,而且在马尾还设有水雷营与修械所。

  为什么电雷学校要舍自制水雷而寻求外购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水雷的修造单位都被海军部把持着,电雷学校根本不可能从海军部顺利的得到国产水雷。海军部和电雷学校内耗的结果就是当海军需要封江之时,根本就没有足够能使用的水雷,最后海军部只能选择了代价高昂的沉船封江……

  内斗到最后把整个海军都给斗没了!如今要扛起中国海军最后旗帜的人居然还是被海军部打压了多年的电雷学校。

  刘功棣的文天祥鱼雷艇中队已经成了最后的中国海军!这一切怎么能不让他心‘潮’澎湃!是时候替电雷学校,不是中国海军正名了。

  鱼雷艇的发动机在轰鸣着,那是中国海军最后的悲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