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拉贝先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华司令!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我。--我见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区的十几万人。我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需要得到帮助,食物、‘药’品以及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十分的缺乏。儿童和‘妇’‘女’是生命的希望,没有物资他们没有办法活下去。将军!请您伸出援手!”先说话的人是拉贝,在他的心目当中华毕成就是一个南京政f高级军官,一个能解决安全区里面剩下的10余万难民困难的人,没有杂念的拉贝上来就直奔主题,这也很符合德国人的‘性’格。语气也非常的诚恳,或者说他的翻译韩湘琳翻译的很不错。不过华毕成仅仅从标签也能完全感受到拉贝的真诚。

  如果华毕成没有出现在1937年的南京,拉贝将会像历史上一样这忙碌的工作到日本人攻破南京城防,然后保护着25万难民在这座变成地狱的城市里面写下那本著名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里面将记载着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一段记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可是华毕成来了,他就在这里,而且没有人会比他更了解这段历史,所以,他不希望这样的历史重演。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中国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

  华毕成说话的声音非常的低沉,他的问题让拉贝的翻译韩湘琳感到很意外:“拉贝先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帮助中国?要知道,你的祖国现在似乎已经站在了日本那边。”

  拉贝回答的很干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都在这个国家愉快渡过,我的儿孙都出生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获得了成功,我始终得到了中国人的厚待。所以,我选择帮助中国人!”

  “谢谢!拉贝先生!你是中国人的朋友!”拉贝的回答让华毕成心‘潮’起伏,面对这样一个为了中国难民而奔走的德国老人,除了说谢谢,华毕成还能说什么呢?再看看那些国内的官员吧!日本人没来得时候他们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与民众共存亡!当日军进攻南京的时候,这些慷慨‘激’昂的官员却逃走了,而拉贝则告别了最后一艘帮助德国人离开南京的轮船,选择留了下来。

  历史上有人将拉贝称为“东方的辛德勒”,而华毕成却觉得“辛德勒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拉贝”。拯救1300人和25万人到底哪个更有分量!这个比较结果显而易见。有拉贝这样的朋友,1937年的中国并不孤单。

  “华将军,你太客气了。之前我也找过军政部的何部长,可是我连人都没见着。我觉得你和其他的中国将军有些不太一样!希望这一次我能够有所收获。”拉贝没有因为华毕成对他致谢而感到高兴。昨天深夜,拉贝找到了何应钦的府邸希望能够游说何应钦给难民提供帮助,已经怕了拉贝的何应钦派了一个上校副官来替他打发这个有些固执的德国老头。

  这位上校不但拒绝给难民提供援助,而且坚决不赞成设立安全区,他认为这样一个安全区会瓦解南京部队的士气,并解释说:“我们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们应当用自己的热血来保卫祖国,不让日本人占领一寸土地。南京应当守卫到最后一个人。如果你们不建立安全区,那些现在搬进安全区里面的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士兵的。”

  拉贝听了这番话,感到非常生气,他反驳道:“留下的人之所以留下,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一点点财产逃走,他们是穷人中最穷的人,难道应由他们以生命来弥补军方所犯的错误吗!尊敬的上校先生,你为什么不命令南京那些富有的市民,那些逃走的有钱的80万市民留下来?为什么总是要那些社会最贫穷阶层的人来献出他们的生命?”

  这位慷慨‘激’昂的上校最后找个借口离开了会客厅,拉贝在那里等了足足两个小时,也没有人过来继续对话,最后拉贝只能带着他的秘书韩湘琳离开了何应钦的大宅子。已经绝望的拉贝听陶德曼大使说今晚要会见南京卫戍司令,他就抱着一丝侥幸来了。不过拉贝可不敢保证名声在外华毕成不是“‘浪’得虚名”,不会和别的中国官员一样不顾同胞的死活。

  韩湘琳的翻译语速非常快,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用善心的将军,一定不能再无功而返。城内的安全区里面还有10多万人,那些在危险面前依然没有选择离开的难民是真的相信拉贝先生成立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韩湘琳觉得他应该为拉贝这样的国际友人向自己国家的军队争取一些什么。

  对于安全区的难民,华毕成有他自己的打算,拉贝再伟大也不能让凶残的日军变成听话的哈巴狗,要想避免悲剧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疏散难民。由于华毕成一直以来用各种方式出售了大量船票。所以现在南京城里面剩下的市民已经不多了,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这些平民差不多都集中在国际安全区,让这些人离开南京是华毕成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使南京城最后落入鬼子的手里,华毕成也希望那只是一座空城。剩下的10多万难民只听拉贝的,想疏散这些人,就得先和拉贝谈谈条件。

  “拉贝先生,你的要求是很合理,物资我可以出。不过还希来?为什么总是要那些社会最贫穷阶层的人来献出他们的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