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水调歌头,水泡馒头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叶藕桐望向陈三郎,如果陈三郎没有准备好,或信心不够的话,他可以代替迎战。皆因和曹子俊一样,叶藕桐平日里也惯写诗词,颇有些存货,自问也写得不错,不敢说脍炙人口之作,但眼下用来应付文会绰绰有余,不会输阵。

  曹子俊观颜察色,早有几分了然,哪里肯换人?嘴里故意说道:“陈解元,若你为难,做不出来,不妨让叶兄来比也行。”

  这是以退为进的激将法。

  陈三郎呵呵一笑:“不巧,我正有一首《水调歌头》,你且听听……”

  ……

  鱼水园占地数庙,甚为宽阔,其间假山流水,庭院深深,格局典雅别致。在靠后的地方上,有着三座院落,一看便与别的院落不同,极具个人风格。其中一间,藤蔓为墙,常年碧绿,看上去,仿佛把春天留住了一般。

  院落门上,题着“晓妆”二字。左右两边有联:春眠不觉晓;秋容何须妆?

  属于嵌字联,含义隽永,又显佳人自信。

  却说依婵甚觉懊恼地来到这院落,进去,见一位姑娘正坐在堂上。此女眉目如画,淡妆素雅,果然长得美丽,正一手托着香腮,怔怔发呆。

  晓妆姑娘,鱼水园的三大花魁之一。

  依婵上去,忿然地将陈三郎拒绝前来的意思说了,末了道:“这书生真不识好歹,别的人就算跪在院落门前,都不能让妹妹看上一眼,他倒好,好声相请却不来,端什么架子,我呸!”

  那晓妆姑娘也感意外,有些懒倦地道:“不来也罢,我也有些困了,早点安歇。”

  “那好,我就回那边去了。一屋子举子还在弄文会,斗着呢。”

  晓妆笑道:“若有好的诗词,记得写下来,拿来给妹妹我看一下。”

  依婵道:“都是些应景之作,连韵律都做不整齐,如何入得妹妹的眼。只有新来的这位,碰巧写了副好对子。难得妹妹有心,要与他说几句话……哎,不说也罢。”

  告辞返回谢家居,入得院子,刚迈进屋门,就听陈三郎说道:“不巧,我正有一首《水调歌头》,你且听听……”

  屋中的人,都静下来,连珍玥也停止弹琴,把一对手压在琴弦上,生怕琴声干扰到陈三郎思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陈三郎的吟诵,语调非常押韵,抑扬顿挫,带着一股唱的意味在里面。

  在夏禹王朝,诗词本就常常被谱成曲,多为慢调,极为符合现在陈三郎的这一首《水调歌头》。

  琴师珍玥听着,情不自禁手指便捻动琴弦,和着音律,弹奏起来,居然分外契合,不差分厘。

  陈三郎的词,像是天生具备了音律,直接便可咏唱出来。

  当吟诵到后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叶藕桐失声叫道:“原来便是此句……”

  内心波澜,经久不息。

  这两句,他在从扬州去往南阳府的船上,曾经听古临川念叨过。当其时,他以为是古临川写的,为之叹绝。可问过之后,才知道出自陈三郎之口,只得两句,没有补全。

&e会,斗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