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老太太厥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皎月阁是云家在邺京扎根建府后,最先由工匠葺好的院子之一,原先本是云玄昶藏书的书房,已有十多年了。虽然因怜娘搬进去,云玄昶叫家丁修缮了一下,可除了卧房,耳房、走廊、墙壁仍是有些斑驳泛黄,带着陈年历史的痕迹。

  云菀沁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那会儿因白氏的到来,爹娘开始有了间隙,爹宠妾冷妻,很少来许氏的院子中。许氏渐渐也冷了心,经常趁丈夫不用书房的时候,带着女儿来皎月阁,在书房里找几本书,消磨一天的时光,母女在书房的软炕上摆一张四四方方的红栎木小矮桌,临窗听雨,赏阳,读书,诵诗,练字。

  许氏对丈夫薄情和背叛的伤心,全部转移到女儿身上,在这间书房里,一心一意地教着女儿读书写字,作画抚琴,只想将女儿培养成一个书卷气且识趣知礼的闺中秀质。

  这也算是母女俩在被冷待和半遗弃的岁月中,唯一相互慰藉、相互取暖的回忆。

  怜娘如今的卧室,正是原先堆放书山辞海的主书房,云菀沁走出去时,眼前甚至依稀能看到那张窗前大炕上,有娘亲年轻的身影,清灵且又丰盈,托腮,含笑,脸颊上泛着两枚与自己一样的唇际笑涡,唇儿对着矮桌对面一张一合,似是在教年幼的自己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甚至增广贤文。

  文字仿佛能净化人心,让人忘却俗世的扰乱,每当对着自己时,娘亲的脸上,完全看不到对于婚姻不幸的无奈和伤感。

  “娘……”云菀沁步子一滞,对着那窗前空无一人的空气,心底呼了一声。

  正因为如此,许氏过世后,云菀沁再没有进过皎月阁一步,这里,娘亲的影子太浓了,很容易触景伤情,即便重生后,也没有来过。

  许氏离世后,遗体入殓,在京城府上停棺数日以后,被扶柩回来云家祖籍泰州,前前后后,对于才八岁的云菀沁来说,就像一场恍恍惚惚的梦,现在想来真是悔恨,上辈子竟是那么懦弱,她不敢相信娘就这么没了,娘停灵家中厅内,还未封棺时,她都不敢上前多看几眼,娘的遗体扶柩出城回乡那日,又因为云锦重生病,她留在家中照料,更没机会去送行。

  若是重来一次,哪怕重新回到许氏遗体回乡的那日,她也必定会好生多看亲娘几眼!

  云菀沁收起感伤和思绪,脚步匆匆,还没忘记来这皎月阁的目的,出了卧室,一拐弯,走到旁边的一间小耳房门口。

  意料之中,耳房的门闩上挂着一把小银锁,房间被锁得紧紧。

  这个房间现在是皎月阁里堆杂物的地方,许氏还在时,却是书房边的休息室,有时看书或者公务累了,主子会在里面歇息,云菀沁年幼时,摹帖摹累了,呵欠连连,许氏便会慈爱一笑,放下手上的书卷,与婢子一同将爱女先抱到隔壁耳房小憩一会儿。

  长此以往,云菀沁对这间耳房里面的旮旯缝隙,边边角角,也算是摸得透清!

  以前都不曾锁着,如今这儿只是个堆杂物的地方,何必锁着?

  那银锁的光泽裎亮,是一把新锁,显然是刚安上去的。

  云菀沁心中更加笃定了,左右一看,跑到天井里,深秋初冬中,一棵几乎快要掉光叶子的参天老桐树下,有一些枝叶还没来记得扫干净。

  她拣了一根看起来粗壮笔挺的枝条,用了三四分力气掰了一掰,枝条很结实,没掰断,正合适,噔噔回去将枝条的尖端处戳入锁眼儿里面,吱溜朝左转了一下,不行,再朝右转了半圈,左右来回活泛地扭转了几道,终于听见轻微的“嘎达”一声,锁落了,门开了。

  云菀沁闪身飞快进去,掩好门,耳房内跟多年前的布置差不多,供人歇息的罗汉榻,红木小几,装饰的梅瓶,只是多了一些堆放的暂不用的被褥床单等杂物。

  耳房的角落处,一座不起眼的半个成人高的立柜,仍旧跟多年前一样。

  她走过去,平静地将立柜挪开,柜子后面雪白的墙壁上,乍看没什么,可仔细观察,会发现四面有浅浅的线条,就像墙壁上刻着一个偌大的四方形,用手沿着线条细细触摸,会发现这儿像一个凹进去的四方小槽,与那墙壁浑然一体,仿佛是镶嵌在墙壁里的抽屉一样。

  可是这“抽屉”没有锁眼,没有能够打开的任何工具,除非将这堵墙砸开,否则根本无从下手。

  云菀沁一转头,西面的墙壁上,一副雄狮下山图的丹青画卷还挂着,虽随着年限,略有些泛黄,画卷上蒙着一层灰尘,可图案依旧清晰可见,雄狮的表情栩栩如生,威鼓鼓的目,震慑群兽的白森森獠牙,昂起来的利爪,此刻仿似正严肃而凌厉地盯着画外的来者。

  云菀沁眼一眯,举起纤指,指腹朝那雄狮的左眼摁下,只觉指头上有明显的微凸触感,与此同时,背后一声响动。

  她回过头,立柜后面那一块宛如抽屉的墙自动慢慢突出平面,随即停下。

  官员家中有这种设计很巧思的小暗格不闪身飞快进去,掩好门,耳房内跟多年前的布置差不多,供人歇息的罗汉榻,红木小几,装饰的梅瓶,只是多了一些堆放的暂不用的被褥床单等杂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