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烽火少年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五月底。



武安州门县丰登乡平登堡,黄昏下的堡子上炊烟袅袅,倦鸟正归巢,孩子却们还嬉戏着不知回家。



堡门前,堡中的弓手正背弓负箭站在堡楼上,红枪队员则扛着红枪在堡外围巡逻。



因为北边正发生的句町蛮入侵,多少也影响着镇南关内的百姓们,对于从中原移民来的堡子百姓来说,越发让他们感觉不安。



唯有孩子们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



平登堡的骑士领主是钱德兴,跟随卫公从长安来的贵族子弟,他父亲是当朝郇国公钱九陇,虽说钱九陇是当年太上皇府中的一奴隶,但钱九陇也是因父亲犯罪而被贬为宫奴,最后赏到唐国公府的。



钱家当年也是豪强大族,钱九陇家代代为官。



钱德兴因为婢妾所出庶子,地位卑贱,故自愿跟随秦琅南下封地,钱九陇给了儿子一些部曲奴隶,不少钱粮马匹,算是给这儿子分家自立门户。



当年钱德兴一咬牙南下做了秦琅的封臣骑士,来到岭南后,也打了数场仗,立了些功劳,最后分到了奇穷河谷的一片河谷地做他的骑士采邑。他带领父亲分给他的奴隶部曲们,一起在这里打下地基,立起屯堡。



这几年又是买奴隶,又是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吸引移民前来落户,钱德兴在平登河谷砸下了许多钱,他的全部家当都投进去了。



五六年时间,平登堡也越来越热闹,屯堡有了三百多户人家,屯外开垦了许多田地,河谷的平地种水稻,山坡则种上了卫公引进来的山坡旱稻和中原带来的粟谷和高粱,又种植甘蔗,养猪养羊。



从无到有,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



平登堡也从最初的简易木栅栏,到后来的粗木栅墙,再到如今的夯土山石堡墙,再到钱德兴又于旁边高地建起了一座棱形的小堡垒,虽不算大,但做为军事防守却极强,能屯兵,可储粮,有水源,住在里面算不上舒适,可有了这城堡,堡中还有碉楼,完全不用再担忧被袭击。



那坚固险要的棱堡,那高耸的碉楼,也让平登屯堡里的移民们,越发感到安全。



因为守在奇穷河边上,所以平登堡虽没谅山那么富庶,可奇穷河是左溪上游平而江在安南境内的源头,故此还是有一定的交通便利的,上游既可通谅山,下游也可联七源城,通石西、龙州,一路去邕州。



因为战争动员,钱德兴早就征召了自己的骑士侍从,带着部曲家丁,以及一百名青壮乡勇出征了。



此时,钱德兴领着从武安州各县乡屯堡溪垌汇聚起的几千人马,出镇南关增援石西。



平登堡少了许多青壮,感觉冷清了不少。



早上听不到跑步操练的声音,黄昏时也不见弓手们射箭,大刀队和红枪会们切磋了。



只有孩子依旧嬉戏打闹,妇人们的脸上却多了丝担忧,目光频频望向北方。



刘老三扛着锄头自田里回来,虽然堡中总通知,最近尽量少出门,更不要单独出门。



可看着堡外地里的稻子长的正好,正是需要保水的时候,他又不放心,怕万一断了水影响到稻子长势。



他是从河南移民过来的,河南是个大平原,一望无垠的广阔平原,向来是人烟密集。朝廷的均田令,也只是给出了授田额。



可实际上,能授多少,完全取决于地方上有多少公田可授,刘老三穷了一辈子,儿女却生了一大堆,隋末时税赋瑶役压的他喘不过气了,去过一次辽东送粮,九死一生回来,二次征召时,他直接砸断了自己一只手以此逃役,这只断手虽然让他吃尽苦头,却也让br /> 早上听不到跑步操练的声音,黄昏时也不见弓手们射箭,大刀队和红枪会们切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