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骊姬之乱(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重耳自从被骊姬“驱逐”到蒲城后便感到了真正的自由;他那时虽然还只是个少年,却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与方式治理这个城市了。

  蒲城人经常看到他和朋友们身着便装,穿行于大街小巷;任何人都可以来到他的身边、与他交谈、诉说烦心事、请他解决纠纷,而他总是非常乐意提供帮助,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由衷的高兴。

  如果城市受到外敌袭扰,他会毫不犹豫地领兵出战;在实行宵禁的时候,他会与普通军官一样,带着卫队巡城。

  重耳开创了晋国的“养士”之风。众多名士慕名前来投奔在他的麾下;这其中除了舅舅狐毛、狐偃之外,还有赵夙的儿子赵衰、魏万的儿子魏犨以及胥臣、介子推和颠吉等人。

  蒲城人称重耳为“晋国的小白”。晋人甚至憧憬:献公一旦归西而申生又能即位的话,申生的“仁”与重耳的“义”将成为完美的政治组合;这种组合必将把晋国推向霸主的地位。

  重耳在蒲城的地位之高,以至于当地人只知道有重耳,不知道有晋候。人们可以随时为领主贡献生命,蒲城俨然已经成为晋外之地。这个状况给了骊姬党涂黑重耳的极好机会,他们说君主的命令已经无法进入蒲城,蒲城即将脱离晋国独立出去,而重耳竟然像野蛮人一样穿着裤子(当时只有游牧民族的人穿裤子)骑着高头大马外出打猎。

  对于前两条罪状,献公甚至懒得当真;但是对于第三条,献公则指着远处的晋戎士兵说:“寡人的好几个妾都是你们所说的‘野蛮人’;而且就是这些野蛮人多次为晋国战胜强敌立下奇功;重耳的母系一支出自大戎,他如果不像大戎,那才是真的奇怪呢!”

  当年献公为重耳和夷吾筑城时要求把城墙建造得高大坚固,但是大司空士蒍却没有忠实地执行任务,他表现得心不在焉,大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在修筑屈地的城墙时,夷吾曾派手下查看施工进程,他们发现在夯土中竟然夹杂了很多树枝,夷吾为此向献公投诉。前面说过,献公为了把士蒍踢出权力中心,这才派他满世界地修城墙。献公不禁大怒,认为士蒍是在和自己对抗、对自己不忠,于是就把士蒍召回都城严加斥责。

  士蒍向献公稽首说道:“臣听说:‘没有丧事而悲戚,大患必定要到来;没有外敌而筑城,内患必然保有它。’既然会成为仇敌的堡垒,为什么还要谨慎呢?担任司空却废弃君命,是为不敬;为仇敌修建城墙,是为不忠;忠与敬都失去了,臣还有什么可以侍奉君主?

  “《诗》云:‘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君侯如果修身养德以稳固太子的地位,申生将成为您最坚固的防线,君侯还需要筑什么城?君侯三年之内必兴兵伐屈,臣为什么还要把它修得过于坚固?”

  献公默不作声,摆手示意他可以退出去了。士蒍出宫门后叹息道:“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但是对于后面的工程,他全部一丝不苟地完成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