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晋国内乱史(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曲沃做为晋国故都,它的城市规模大于绛。人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耦国”,即一国两都的意思。曲沃在晋国的战略地位相当于制邑在郑国的地位,因此曲沃一直处于公室的直接控制之下,从来没有被封给大臣。

  文侯的叔叔成师(曲沃桓叔)是个野心勃勃、老奸巨猾且十分精明的人物。他特别想取得晋候的地位,但是他吸取了殇叔篡位失败的教训,不敢直接使用武力手段。成师认为自己应当首先占据一个大本营,然后依托这个大本营蚕食公室势力,最终夺取君权。

  晋昭侯元年(BC745),公子成师请求昭侯将曲沃赐给他,昭侯没有顶住成师一派的强大压力,被迫答应了叔叔的请求。晋国从此走上了七十年的分裂道路。

  有着玄鸟之喙(乌鸦嘴)美称的师服又说:“晋国的动乱就发于曲沃,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又等到什么时候呢?”

  后面的七十年是晋国史上最为黑暗、最为动荡的时期:绛与曲沃两大政冶集团激烈对抗,在六位晋侯之中,四位被杀、一位被驱逐;国内各大宗族或各为其主,或左右摇摆;郑、虢、霍、耿、魏、赤狄、白狄、大戎、骊戎诸多敌对势力、或插手晋国内政而不遗余力,或趁火打劫而乐此不疲。晋人陷入无休无止的内忧外患之中。

  曲沃桓叔对晋昭步步紧逼毫不留情,对国民却展现出仁慈宽厚的嘴脸:他薄敛赋税、勤于政务、公正无私。他经常只带着一两个随从出现在市井田间,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哪怕只是一个乞丐,他也毫不吝啬施以援手。他就这样为自己博得了一个极好的名声。

  晋靖侯之孙栾宾被晋昭侯任命为曲沃大夫。栾宾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成师的一举一动,并向公室打小报告。

  栾宾是个有原则但并不坚定的人,他本来是忠于公室的。桓叔欣赏他的才干却苦于无法把他拉过来,于是指示安插在都城的党羽在晋昭侯跟前不停地造栾宾的谣,栾宾的政敌们也跟着上蹿下跳,昭侯受到了蒙蔽和欺骗,渐渐地就不信任他了。

  后来昭侯命令栾宾回国述职。但栾宾的朋友却暗中传信给他说,昭侯把他召回去的真正目的是要将他处死。栾宾无路可走,最终投靠了曲沃桓叔。

  桓叔冶理曲沃几年,政绩斐然,国民归之如潮水。他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绛城里那个浑浑噩噩的小君主赶下台。

  晋昭侯七年(BC739),曲沃桓叔率军进攻绛都。桓叔的内应、大夫潘父同时在宫中发动政变。潘父率领宫甲成功劫持了晋昭侯,绛人见大势已去,只好放弃抵抗。绛人打开城门准备向曲沃桓叔投降。但是就在曲沃人得意洋洋地列队进城时,潘父以为大事已成,激动之下竟然把昭侯杀了,还把他的首级挂出来示众。

  昭侯被劫持时,绛人投鼠忌器;他现在死了,人们便无所顾忌。绛人顿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向敌人发动暴风骤雨般的进攻,结果又把桓叔推出去了。桓叔领着残兵败将逃回曲沃,潘父重伤被俘,最后被折磨致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