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当年成周建成后不久,周成王曾有将都城东迁到成周的意思;但是由于周、召分治,迁都计划就被搁置了。

  后来成王特地把许田(今河南许昌南)赐给周公,周公就在许田建了一座别宫。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便捷地往来于成周和许之间,处理中原和东方的事务。周公去世后,许田除了作为鲁国的一块飞地外,已经没有其他意义了。

  西周王室一直进行祭祀泰山的礼仪。泰山脚下有一块土地叫祊田,祊田建有天子行宫,是周王祭祀泰山前沐浴斋戒的地方。

  祊田本来一直归王室直辖,但是周宣王把该地赐给了王子友。西周东迁后,周天子再也没祭祀过泰山(而且看起来以后也不会了)。因此祊田除了算作郑国的一块飞地之外,也没有其他意义了。

  由于祊田紧邻鲁国,而许田与郑国接壤,双方对飞地的管理都十分不便,郑庄公于是提出与鲁国交换土地。

  鲁国大夫们意见不一,保守派代表臧哀伯(臧僖伯的儿子)认为,天下土地皆归天子所有,诸侯不过是代表天子暂时管理封地罢了;诸侯擅自处分土地,就是僭越王权、把自己当成土地的所有者了;他国如何做事与鲁无关,但是鲁国决不能开启这个先例。

  现实派代表公子翚说,无论鲁人、郑人都是天子臣民,土地在臣民手中,依然属于天子;许田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战事,国家不能尽取地利,保卫土地又耗费巨大,如此还不如把许田还给王室;所以交换土地并不违反周礼,而且有利于地区稳定,国家无事,天子也会感到欣慰。

  鲁隐公认为郑国人的提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于是他采纳了公子翚的意见。公子翚又说,许田比祊田面积要大,而且建有周公的别庙,国人每年都要在此祭祀周公;换地之前应当先解决上述问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鲁隐公担心的,他向郑人表达了鲁人的担忧,并希望就上述事宜进行磋商。郑庄公真诚地希望对方不要为此烦恼。他说,许田的价值确实比祊田价值大,郑人会对鲁人做出补偿;关于周公庙,鲁人可以把它迁走;如果将它保留下来,那将是郑人的荣幸,郑人会代替鲁人延续对周公的祭祀。

  鲁国人于是才打消了顾虑。鲁隐公八年(BC715)三月,郑国把祊田的地图和户籍册交给鲁国,并承诺再交给对方一块稀世宝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国人却一直没有履行义务,这笔交易直到四年后才算彻底完成。

  齐僖公曾于去年成功调停了郑、宋关系,他今年想要再把卫国拉进同盟圈,不但要使郑、卫关系正常化,还要使诸侯们成为利益共同体。

  会议日期已经确定,但在宋殇公请求在开会前先与卫宣公见面,卫宣公收了宋国人的好处便欣然应允。但是这次私下里的会面却引起了郑庄公的猜忌和不满,他认祊田价值大,郑人会对鲁人做出补偿;关于周公庙,鲁人可以把它迁走;如果将它保留下来,那将是郑人的荣幸,郑人会代替鲁人延续对周公的祭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