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为这样的成绩若是对于个人甚至是一个大家族来说,都是足够了,(例如赫赫有名的郑芝龙,就是靠海运起家的。)可是对于一个庞大的王朝来说,那还是略显不足的,要知道,张麟麒可是对于市舶司给予了厚望,是当成一条输血大动脉来对待的!

  于是乎,一场大甩卖开始了,其实大甩卖只是福州本地人的称呼,实则是一场拍卖会更为贴切,毕竟这次从矮东洋那里搞来的货物,在当地是不稀奇的,放在福州这里那就成了稀罕物了。

  譬如说日本特有的一种树木,制作出来的器物十分的精美,放在福州就是很值钱的。当然,矮东洋的女子也是很不错的,性格温柔,百依百顺。是做妾的极好人选。(例如郑成功的母亲就是一位日本女子。)

  不过这却是张麟麒禁止的,咱赚钱可以,不赚黑心钱。当然,从日本带回来的更多的则是铜。因为此时的日本,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不光是盛产银矿,铜的储量也十分丰富。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可是摊到每人的头上也就不多了。所以在有的朝代,捉襟见肘,就会生一枚铜钱里面,一成铜,九成铁的情况。明明说是铜钱,看上去却是锈迹斑斑。而在日本那里,却是绝不会生这样的情况,因为在他们那里,铜就相当于生铁那样价值低廉。

  所以这次张麟麒又是运来了近百吨的铜,而且还不用愁买家,这已经是早早的被户部定下了。本来户部就在愁,拿什么去铸造铜钱,现在市舶司能够运来这么多铜,那就不用愁了,而张麟麒呢,也是很高兴的,单是这一样就能赚到几万两银子。这就叫做双赢!

  在又过了四天后,所有的带回来的货物全都卖光了,哪怕是和户部交易的铜,没有拿到真金白银,可也打了欠条。按了手印的!所以也等于是现银差不多,想想也是,谁胆子再大,也不敢赖镇国将军的帐啊!

  于是在经过统计后,一份快报重新向着京师飞去。和上一次的五十万两银子不同,这次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整整一百万两银子。也就是说,这样跑个来回,净赚了一百万两银子!

  张麟麒相信,等到这个消息由崇祯口中说出来后,开海禁的阻力会小的很多,而且反过来说,想要加入的达官贵人却一定很多,笑话,有钱谁不想赚!以前只是不敢或者偷偷摸摸而已。

  如今却是光明正大的了,也是,朝廷都在做了,只是看你关系够不够硬而已。当然,张麟麒也清楚,这一百万两银子其实也是有水分的,譬如说宫廷御瓷这一块的销售就不会一直这样火爆下去的。

  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饱和的。其二就是现在才开始,等到大批量的货物上去,利润率肯定会下降的。所以说,扩大船队规模,加大辑私力度,才是今后的关键。

  不然像以前的话,大明朝简直傻到家了,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大明朝倒好,空有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却是闭关锁国,自己把自己封锁起来了,而不加以利用,你说是不是傻到家了!

  而情况果然就如同张麟麒预料的那样,等到崇祯接到飞鸽传后,当天就向群臣宣布了这一最新消息。于是乎这简直就等于在朝堂上投放了一枚原子弹。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刚刚成立的市舶司,人还不满十个,船还不满十条,就是出海一趟就赚回来了一百万两银子!这还有没有天理啊!老子我贵为当朝栋梁,每天还要天不亮就来上朝,等到天黑才下朝,就这样一个月的俸禄也才可怜的几十两银子而已。而且很多还不是的现银,还都是一些折色。像什么丝绸之类的东东。而市舶司呢,轻轻松松就是一百万两银子。

  某些朝臣板着手指头算了算,老子就是干上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就算是加上老子的儿子,老子的孙子也不行啊!也就是市舶司的后台硬,是镇国将军张麟麒坐镇。

  不然的话,张麟麒相信,在这样一块香的冒的大蛋糕面前,一定会有无数双黑手伸出来准备分一杯羹。或者是直接上来咬一口了!可就是这样,要求参股的人也不少,想想也是,京师是什么地方,那就是达官显贵云集的地方,走在路上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能碰上一个侯爷,乡君什么的。

  不过对此张麟麒却是早有对策,不管是谁,只要前来参股或者是委托往海外运输货物的。统统是四份的税率,雷打不动!至于参股,张麟麒更是统统一概予以回应。想参股,可以,可是只能占到百分之一。

  而且张麟麒的手段十分高妙,参股不需要花钱,白送。可是有一条,这送出去的门槛可是极高的。朝廷不是有六部吗?每一部送一股。当然,这都是说明的送给六部全体官员,

  至于到了六部,他们如何分配,哪个官员给多少,哪个官员少给一点,那就是各部尚的事情了。而如此做的后果是,张麟麒迅拉拢了一大批同盟,还都是十分坚定的铁杆。想想也是,手中都有市舶司的股份了,还能不帮着说好话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