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规模效应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到了下午,地下湖的消息飞遍了来龙乡。

  第二天,来看热闹的人比赶集的人还要多。整个水竹院子从早到晚,人声喧哗,象个卖猪儿的市场。

  这严重影响了罗亮工程的进度,锅里煮娃娃――大家都是熟人,罗亮少不得要把现湖泊的经过跟一些好奇心严重的人讲述一遍又一遍。还得陪同某些有亲戚关系的人下洞里去参观一番。

  打青岩拓宽石洞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的边缘。

  但是猴子想出了办法,当天晚上他用铁丝在水井边拦了一圈,人们只能在铁丝外面看看,村长刘光文搬了个案桌在水井的边缘,公开接洽水竹社里的社员,招收愿意加盟的农民。

  已经是七月流火,夏季收完稻谷,愿意把冬闲下来的稻田挑成鱼塘的,都可以来加盟,签订合作协议书,就是合作的正规合同,这是灵儿制定的,完美无缺:罗亮提供鱼苗和鱼料,鱼儿丰收了罗亮包回收,一斤二十元。前期养鱼所有的费用,都由罗亮垫资。中途所有的风险,比如干旱,水涝,病灾,都由罗亮承担损失。

  村长刘光文是第二批第一个签署的合作合同。

  他不在水竹社,可是他是村长,管辖十个社,罗亮就破了个例。

  这份包赚不赔的合作协议时间是两年。

  在来龙乡,在青山县城,所有最贵的鱼儿,没有过一十三元一斤的。当中的风险,资金的成本,人力的付出,销售的竞争,都是非常严峻的。一句话,要赚点钱,真不容易!

  可是只要跟罗亮加盟,签字盖手印,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每斤鱼儿的销售价格,也是所有鱼儿中的天价――二十元包回收!

  只要有一亩田的村民,一年放养两万尾,收获两季节,一春一夏,辛苦八个月,就有上百万的收入。

  罗亮要想在渔业占住脚,一出手没有几千吨的货,根本形不成规模效应,就是在四川省内,都算不上人物,更别说全国了。根本享受不到大型的中间商包上下车包守夜包销售的种种便利。

  货物在一千吨以下的,都是自己销售,晚上自己守在车上,第二天自己再跟各个外来的牛b经销商谈判销售,价格也天天波动。可是你的货要多,而且供应稳定,就会有人专门来打理这些事情,你的司机把车开到市场,你就可以当甩手掌柜,自有实力雄厚渠道畅通的中间商来接受一切,即使当天没有销售完,第二天也不用你操心,事情完了你只管点钱就ok。量大,市场上的中间商做起来也轻松,各种人力物力成本更底,中间的差价更大,利润更高。

  这些,都是在灵儿走前,罗亮在唐丑牛那里通过电话聊天知道的部分交易常识。

  罗亮现了湖泊,等于凭空捡了好几百万的启动资金,只要整个水竹社的社员全部来养殖黑龙鱼,一年出产一次,就有25oo吨以上的黑龙鱼,规模效应显现,他就可以跟鱼诸葛王晓说再见了。

  不过三天时间,水竹社的大多数社员在村长刘光文的带动下,全部跟罗亮签署了合作协议。

  欧阳的嘉陵江水渠一修成,罗亮养殖黑龙鱼的水源问题就再也不用担心,只要做好水涝的排水问题,要不了两年,罗亮的鱼儿就跟唐丑牛一样,销售向全国各地的大型鱼市里去。稳坐黑龙鱼销售第一的宝座。成为跟在唐丑牛屁股后面的亿万富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