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话 羬羊 林麝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麝香,便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国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许麝香,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香清幽,若将字画封妥,可长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最常见的就是林麝、马麝和原麝。

  林麝,林麝体长约75c,体重约10k。毛角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耳背色多为褐色或黑褐色;耳缘、耳端多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耳内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成年雄麝有1对上犬齿外露,称为獠牙,腹下有1个能分泌麝香的腺体囊,开口于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无腺囊和獠牙。尾短小,掩藏于臀毛中。

  马麝,体形较大,体长85-90c,体重15k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后部棕褐色较强。面、颊、额青灰色,眼上淡黄,眼下黄棕色。耳背端部及周缘黄棕色、耳内周缘、耳基沙黄色或黄棕色。颈背有栗色块斑,颈下白色带纹不显。

  原麝,体长85c左右,体重12k左右。耳长直立,上部圆形,鼻端裸出无毛。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后弯曲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唇外。主蹄狭长,尾短隐于臀毛内。

  雄性脐部与阴囊之间有麝腺,成囊状,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骨有二小口,前为麝香囊口,后为尿道口。

  一般在十月到翌年3月为狩猎时期,但以11月间猎得者质量较佳,此时它的分泌物浓厚。狩猎时通常用枪击、箭射、陷阱、绳套等方法。捕获后,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即为整香,挖取内中香仁称散香。

  经验丰富的捕麝高手,只要闻一闻山上的气味,就能辨认出来山上有没有麝。据说有麝的山,山风都有股子香味。从远处闻起来香气浓郁,时有时无,若即若离。

  天下霸唱在《牧野诡事》中曾经说到过麝香,在书中讲到,麝香细分好几种。麝脐容易腐烂,经常会流血,待到天晴之时必须仰在草地露出麝的脐暴晒,脐眼凸出,异常腥臭,待蚊蝇前来啄食之时突然缩入,小虫被碾成粉末,一日数次脂渐凝厚,此种称为草头麝;药材常用的品种则是吸入蜂蝎、蜈蚣这类的毒虫,脐有朱红点,此种称为红头麝;最为珍贵的则是蛇头麝,毒蛇吸吮其脐,麝被惊痛用力地吸缩狂奔,蛇身盘结,用不了多久蛇头和身子便断开,蛇头腐烂在其脐内。脐内有双红珠,是为蛇眼,如若得到用于合药香味久经不散,治毒症非常有效果。

  麝香,带香囊者称为“整香”或“毛壳麝香”;而挖取其中香肉的称为“散香”;其中颗粒状者称““当门子”或“麝香仁”;把外壳称为“麝香壳”或“香囊皮”。中药处方别名为麝香、元春香、蛇头香等。

  其中的蛇头香其实就是“蛇头麝“了。书中记载,麝之最贵者为“蛇头香”,麝中之主也。亦蛇闻腥臭附脐上,樟衔其头而去,辗转月余,蛇身腐脱,其头含脐中,久而成麝,重恒一两以上。

  这里的樟就是麝,至于有没有蛇会主动钻到麝的肚脐眼中,我想,既然古人成书记载了,或许这种蛇头香并不在少数吧,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忘了说一句了,如果真的想采集麝香,记得,一定要带口罩。

  因为麝香在香囊中时浓度太高了,香得都臭了!

  只有低浓度的麝香才是香的……

  ef=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