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京师风云录(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和初次在这等大场合登场亮相,心情着实激动得很,哪有心思去管柳东河作何感想,一到了城碟前,抖了抖大袖子,将圣旨缓缓地展了开来,高声宣道:“圣天子有诏曰:朗朗乾坤,竟有江湖匪盗夜袭皇城,幸有众军英勇,歼此巨獠……着晋太子右卫率将军高恒为左卫大将军,封忠勇伯,赏左骁卫大将军秦怀玉皇庄一座,金三百两,玉如意一柄……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大臣们都不是傻子,哪会听不出这道旨意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罢了,然则能在朝廷里头混的,自然都是精明人,自是不可能傻到当众去质疑圣旨的地步,于是乎,三呼万岁之声便响得欢快无比,气壮山河。

  “父皇圣明,歌舞间,巨寇灰飞烟灭,儿臣不敢不为之贺。”一众大臣们山呼海啸般的称颂声中,吴王李恪率先回过了神来,这一听整篇圣旨里,没一个字提到诸王的阴谋,心中一动,认定李世民这是在护犊子,不忍心本已不多的儿子们再受摧折,暗呼侥幸之余,自是赶紧站了出来,高声称颂道。

  “是啊,月圆之夜,也恰逢此等大胜,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父皇英明。”

  “父皇,一众将军们勇歼巨寇,全赖父皇之洪福,实乃天佑我大唐也。”

  ……

  诸王无一不是灵醒之辈,一见李恪站出来,大伙儿只略一琢磨,自是全都回过了味来了,这不,全都紧赶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挤在御床前,阿谀奉承个不停。

  李世民面带微笑地听着诸王的陈情,笑呵呵地一摆手道:“罢了,朕今日心情甚好,只是酒力却有些不胜了,尔等皆随朕到勤政殿一行罢,朕今日要好生与尔等畅谈一番。”话说到这儿,李世民也没管诸王是怎个表情,扭头看向陪坐在左手边的长孙无忌道:“辅机,朕先行一步,尔代朕主持好了,今日良辰,务使诸臣工皆尽兴而归。”

  “是,老臣遵旨。”长孙无忌乃是此番变乱的主事人之一,自是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知晓接下来要发生何事,心中虽有些不忍之意,可哪敢有甚表示,紧赶着站了起来,恭敬地应答了一声,目送着圣驾缓缓地撤下了城门楼,转入深宫去了……

  “竖子不堪为谋,呵呵,阿斗,阿斗,终究是***!”诸王看不透结局,可坐在城门楼下的苏勖却是看出了一切——早在伏葵被高恒阻截住之际,苏勖便已知道此番已是有败无胜之局了,之所以还能坐得住,只不过是存了侥幸的心理,指望着伏葵能冲破高恒的拦阻罢了,可眼下战事已了,败局已成,苏勖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再一看城门楼上诸王跟在李世民后头退了场,更是心灰意冷,摇头叹息了一阵子之后,从衣袖中悄悄地取出一枚蜡丸,往口中一塞,咬碎了,咽将下喉,木然地呆坐着不动了,眼光朦胧间,却见坐在不远处的叶凌正端着酒樽对自己示意,这便苦笑了一下,缓缓地垂下了头,一股黑血从嘴角涓涓淌下,竟坐着死了,值此群臣们议论纷纷间,除了叶凌之外,竟无人注意到垂头而坐的苏勖已然畏罪自杀了,兀自在那儿叽叽喳喳地热议各不停,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生生令叶凌感慨万千。

  “去也终须去,留亦无可留,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呵呵,生又何乐,死又何惧,成王败寇寻常事,去休,去休!”叶凌自言自语地端起几子上的酒壶,为自己斟满了酒,呵呵一笑,对着苏勖的遗骸举樽示意了一下,将樽的美酒缓缓地倒在了地上,也没理会近旁大臣们诧异的询问,站直了身体,手腕一抬,已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把短剑,往脖子上轻轻一抹,一道血箭喷涌而出,身子晃了晃,一头栽倒在了几子上,登时惊起了一片呼声,原本秩序井然的夜宴顿时陷入了一片大乱之中……

  逃,赶紧逃!纵马逃离了战场的伏葵疯狂地催促着胯下的战马,头也不回地向前狂冲着,内心里满是懊丧与恐惧,尤其是听到身后追赶而来的高恒之马蹄声愈来愈近,伏葵更是慌得顾不上择路,只能是哪里黑便往哪里逃。

  “伏葵,尔这个小人,有种的站住!”高恒拼力地驱策着胯下的战马,然则追了老半天了,却始终无法赶上亡命狂奔的伏葵,心里头又急又气,忍不住放声狂吼了起来,遗憾的是高恒越是吼叫,伏葵越是逃得更快了几分,气得高恒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是继续向前狂追不已。哥俩个就这么一逃一追之下,不知何时已冲出了龙首原,跑上了官道,正自追逐间,大道远端的拐角处突地闪出一条火龙,一拨手持火把的骑兵突地冲了出来,为首一员大将回过了味来了,这不,全都紧赶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挤在御床前,阿谀奉承个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