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长孙世家之变(一)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嗯。”长孙成亮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却并没有动弹,兀自痴痴地看着驿站的方向。突然,一队骑兵呼啸着从城门洞里冲了出来,呼啸着向不远处的驿站冲去,一见到为首的那名高大骑士,长孙成亮的脸色“唰”地便煞白了起来,一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眼中露出了仇视的凶光,整个身子抖得如同筛糠似的――那名高大骑士正是越王李贞!

  “六公子,走罢。”站在长孙成亮身边的那名俊秀书生显然也发现了李贞的出现,见长孙成亮如此激动,不由地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伸手揽住长孙成亮颤抖着的肩头,暗自叹了口气,温和地说了一句。

  长孙成亮抽动了下身子,执拗地不想离开,却拗不过那名白衣青年的手劲,顿时有些子急了地道:“子詹,我没事,我不走!”

  崔泽,字子詹,山东清河崔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现年十八,其三岁识字,五岁能文,十岁而名满山东,年十五入京为崇文馆学士,交游甚广,为京师青年俊杰之一,素与长孙成亮相善,每每诗文唱和,彼此情义颇深,自打长孙成亮因婚事失意之后,便时常陪在其左右,为之开解,今日亦然,此时见长孙成亮情形不对,深恐其旧病复发,哪肯让长孙成亮多呆,手上一用劲,强自将长孙成亮的身子扳转过来,温声地说道:“六公子,回罢,司徒大人可是有言在先,若是回去迟了,只怕连小弟都得跟着吃挂落,再者,此时京师风云变幻,不是意气用事之际,一切还看将来,六公子您说呢?”

  “子詹,我……,哎!”一听崔泽将自家老子搬了出来,长孙成亮立时泄了气,不再多言,由着崔泽搀扶着走下了城门楼,骑上马,领着一群家仆,顺着南大街,径直往赵国公府行去,一路上任凭崔子詹如何开导,长孙成亮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甚话都不说一句。

  话长路短,不过一柱香左右的功夫,二人便已回到了公国府门外,却见府门外停着一台大轿子,还有数百兵丁、长随之类的人物守候在轿边,看旗子,竟然是魏王李泰的大驾到了,此情此景顿时令长孙成亮眼中掠过一丝狐疑之色――魏王李泰说起来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是长孙成亮的亲表哥,可因着政见不同,再加上长孙无忌从不轻易与大臣、宗室交往之故,彼此间基本上无甚往来,除了逢年过节之外,魏王李泰也从不上长孙家的大门,此时不是年节之日,可魏王李泰却突然出现在府中,再一联想朝局的混沌,长孙成亮恍然若有所悟,坐在马上,略一沉吟,也不开口,即刻翻身下了马,对着崔泽招了下手,匆匆便往府中赶去,才刚走进二门,迎面就见长孙无忌面色平淡地陪着魏王李泰走将出来,长孙成亮犹豫了一下,忙迎上了前去。

  “参见魏王殿下。”长孙成亮急走了几步,站在了道旁,很是恭敬地躬身行了个礼。

  “哟,表弟回来了,本王先前还跟舅父谈起过表弟呢,这都好久不见了,表弟如今可是出息得一表人才了。”魏王李泰心情似乎不错,一见到长孙成亮,忙走上前去,伸手扶了一下长孙成亮,笑呵呵地打着招呼道。

  “殿下谬奖了,您这便要走了?小弟还想向您讨教一下诗文呢。”长孙成亮脸上露出了丝笑意,很是客气地说道。

  “咳,咳。”李泰还没回话,长孙无忌假咳了两声,开口道:“成亮,还不退下,殿下公务繁忙,怎能拿这等琐事来烦殿下。”

  李泰自然听得懂长孙无忌不想让长孙成亮卷入是非之中,可李泰却不想放过任何能将长孙世家绑上己方战车的机会,故作不知地笑着说道:“不碍事,不碍事,呵呵,表弟一手好诗文满京师都是有名的,本王这个做哥哥的可是比不得的,若是表弟不嫌弃本王粗鄙,有空之日不妨多到哥哥府上走动一、二,你我本就是兄弟,年岁也相差无几,自该多亲热亲热才是。”

  “是,小弟自当遵命。”长孙成亮假装没瞅见自家老子眼中的暗示之意,很是恭敬地回了一句。

  “那就好,呵呵,那就好……”李泰见长孙成亮如此上路,心情大好,笑得格外灿烂,刚想着出言约定个时日,却不曾想长孙无忌却立刻插言道:“殿下,您不是还有事要进宫面圣么,去晚了只怕不好。”

  “哦,也是,呵呵,那就先这样好了,舅父、表弟,不必远送,本王这就先告辞了罢。”李泰见长孙无忌再次出言打断了自己的话头,心中顿时有气,不过一想起此时尚离不开长孙无忌的支持,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呵呵一笑,对着长孙父子拱了拱手,潇洒地一转身,领着几名贴身亲卫径自走出了国公府的大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