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定辽 Ⅰ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推荐:彪悍之旅l。

  ――

  接连两三日,雾起了散,散了起,没个晴朗的天气。

  这一日,邓舍巡查诸营,来到陆千十二的营中。对骑兵来说,马比人娇贵,天气冷,保养军马得注意,专门圈了好大一块儿地,每日分队按营定时练跑。这样一来,只要有战事,随时可以拉出。

  此时圈中有骏马百十,或行或奔,姿态各异,时不时仰头马嘶,寒冷雾中,喘出的白气蒸蒸腾腾。邓舍站在场边儿看的兴致盎然,自有陆千十二等人相伴陪同,诸人无不此中高手,各自指指点点,纷纷评点优劣。

  其中一匹由两个士卒牵着,沿着边慢慢溜达。陆千十二指着说道:“将军请看这匹,马腹小而坚,臀大而实。”他得意洋洋,“**大的女人生小子,**大的马善跑耐劳,……少见的良驹。”

  众人不由哄笑,邓舍看时,却是认得,恰为陆千十二本人的坐骑。陆千五笑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因为他们长期活动在辽东、塞外,天气寒冷,故此军中的马匹多为耐寒的蒙古马、河曲马,一部分得自沿途经过的蒙古牧场,一部分缴获自敌人的手中。这两种马不擅长短途冲刺,却在长途跋涉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陆千十二的坐骑为蒙古马的一种,产自赤峰百岔沟一带,号称百岔铁蹄马,爬山越障灵巧敏捷,他赞许之为“良驹”,倒也不错。

  众人说说笑笑,难得片刻的轻松。有个军官匆匆忙忙跑过来,道:“报大将军,那姓王的状元郎又来了。”状元郎王宗哲,这几天来回跑的次数不少。潘诚派了许多信使来催促救援,他是其中的一个。

  佟生养道:“大雾没有消散,怎么救援?这等小事何必再来麻烦大将军,老样的话回了他就是。”

  邓舍为人谨慎,尤其注意细节,不愿在小事儿上被别人拿了把柄,他叫住那军官,沉吟片刻,说道:“且慢。……先请他入帅府等我片刻,就说我有事儿,忙。待忙过了,稍顷自去相见。”

  那军官唯唯地去了。

  陆千五皱了眉头,说道:“大将军,潘平章三天派了六拨信使,广宁的战事怕是越来越紧了。”

  佟生养道:“杨将军送来军报,说已经奉命,又退后了三十里,静观坐望。囊加歹知趣,不来与他动手,只管猛攻城池。早先鞑子在广宁城外步步为营,老潘的军马被消耗了许多。大将军,以末将看来,出不了七八日,广宁城池必破。”

  他与陆千五不同。

  陆千五毕竟辽东红巾出身,人也老成,讲起潘诚来,难免一个平章的称呼,话里意思遮掩含糊。佟生养没这个顾忌,他认得潘诚是谁?自数日前邓舍酒宴舞刀,他们明白了邓舍的心意,所以他说起话来直来直去。

  邓舍没了看军马的心思,他转过身,活动两下身子,略微暖和些许。他问道:“义州送来的粮草,有多少了?”

  武平、惠和两地存粮不多,尤其武平,也先不花弃城而逃前,一把火烧了城中仓储。骑兵们带的粮食眼看吃尽,好在有义州在手,可以当作中转站。自攻下义州日起,赵过就开始调拨了辽左的存粮,一路送将过来。

  “够我军连人带马五日之用。”

  说起来蒙古马耐粗饲,可大冷天的,又正是用马的时候,粗饲也不能只喂些豆皮、豆杆的,容易消化不良,非得草饼、精豆不可。一匹马每日所需就得十来斤,实在是个大数目,加上士卒所需的口粮,数目更大。

  因此,赵过紧赶慢赶地调拨辎重车辆,连着运了两拨,也不过仅够全军人、马五日所需。

  “……,五日。”邓舍回头望了望圈中的群马,向外走去。他心中寻思,边走边掐指计算,过了会儿,开口问道:“大宁世家宝、兴中州张居敬的残部,以及周边青军,这两天有没有动静?”

  “大宁与青军没甚异常。兴中州张居敬的残部,前两天出城了几支军马,有的往大宁去了,有的奔南边去了。遵大将军的命令,奔南  武平、惠和两地存粮不多,尤其武平,也先不花弃城而逃前,一把火烧了城中仓储。骑兵们带的粮食眼看吃尽,好在有义州在手,可以当作中转站。自攻下义州日起,赵过就开始调拨了辽左的存粮,一路送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