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虚实 Ⅰ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囊加歹认为邓舍宣扬要打惠和、武平,不过“故作声势”。wx.l[]他说的很对。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邓舍从军多年,耳闻目濡,娴熟军伍,掌军来,由小战斗而大战斗,由大战斗而小战役,历经数次大战,史书、兵书无不观之,凡有所得,必记载不辍,有理论,有事例,联系自身,结合经验,可以说,他在兵法一道上,已经登堂入室了。

  他深深地明白:真正的目的与其说寻求战斗,要求士卒勇敢,不如说寻求有利的战略形势。所谓“力发于形,而蓄于势”。有利的战略形势有了,就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顺势而为,战则必胜。为什么说气势压人呢?气势占据了上风,对方的失败早晚的事儿。

  自古兵家,无不重视形势。

  “势”可随,“势”可造。有利己方的势,顺势而为;不利己方的势,改而造之。“造势”又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其一要险,或“决积水于千仞之堤”、“转圆木于万丈之谷”,或“置于死地而后生”,如韩信的“背水结阵”。

  其二,要奇。要出其不意,使对方意向不到,难以防范。势成前,需得平稳,麻痹对方;一旦势成,则必使对方不知所因、不知所措,无法判断、无以应对。如邓舍的声东击西。

  可惜功亏一篑。

  他当机立断,改打义州。打义州容易,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难,他必须再次造势,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故技重施,依旧声东击西。

  他打武平、惠和的意图暴露了,没关系,虚的不行,来实的。

  “虚不能则实诡,实不能则虚就。”用虚骗不住敌人就用实,用实骗不住敌人就用虚。他起初声称要上前线,是以广宁前线为“东”,为“虚”。他这一次声称要打武平、惠和,是以为武平、惠和为“东”、为“实”。

  他打大宁是假,他还是要打武平、惠和。

  只不过,要想成功,需得再多用上一招:“围点打援,避实捣虚”。

  邓舍在义州待了三天,一来养精蓄锐,二来等赵过粮草运到,三来待世家宝发现他的细作,四来等他要打惠和的消息传入佛家奴的耳中。

  第三天夜间,粮草到了。

  第四天下午,混入溃卒的细作陆续返回。他派出去的细作多,世家宝发现的少,大部分安然无恙。细作汇报探察所得:“小人快到大宁方才折回。就小人折回前,世家宝收拢的残卒约有万余。溃兵中许多原本张居敬的军马,没入大宁,去了兴中州。”

  张居敬本在兴州,离义州很远,后因与沙刘二交战,北上兴中州,位处义州、大宁之间,彼此相距各有一百多里。他虽战死,部将有逃掉的,收拢了几千人,撤回兴中州。

  “大宁城防如何?”

  “小人远远观看,旌旗密布,金鼓不绝,看起来防守的很严密。”

  “溃卒安排呢?”

  “大宁四个城门,三门紧闭,唯留南门,放溃卒入城。凡回城的溃卒,皆需经严格检查,先报本属营号。报不上本属营号的,一概砍头。报过本属营号,然后由熟悉其营的人出面辨认,辨认不对的,一样砍头。”

  防范的确森严,难怪这细作混不进去。

  “兴中州呢?”

  “小人回来路上,特意绕过去看了看。较之大宁,兴中州乱糟糟的,全无秩序。小人扮作大宁的溃卒,寻人打听,听说张居敬一死,群龙无首,城中诸将意见不一,有想继续西撤,回兴州的;有想投奔大宁的;有想固守兴中州的。已有两支人马走了,去了哪里倒是不太清楚。”

  兴中州不大,是个下州,区区残军怕守不住,又没主事的人,其心不一也在情理之中。

  问过话,邓舍叫来毕千牛,吩咐重重打赏,那细作下去不提。过不了一刻钟,又有细作回来,邓舍一样的问题,如此这般,反复再三,凡有回来细作无不细问,他对兴中州、大宁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胸有成竹。

  入夜不久,他召集诸将。

  他道:“细作们回来,我仔细问过了大宁虚实,决意明日一早出军,诸位意下如何?”

  佟生养、陆千十二等虽非智谋之士,也知其中险恶。陆千十二道:“我军离大宁三百余里,路上人多口杂,行迹不好遮掩。”

  “行迹不好遮掩,我两万骑兵攻城,收不了突袭的效果,仗会很难打。”佟生养接口说道。

 &emmsp;“小人回来路上,特意绕过去看了看。较之大宁,兴中州乱糟糟的,全无秩序。小人扮作大宁的溃卒,寻人打听,听说张居敬一死,群龙无首,城中诸将意见不一,有想继续西撤,回兴州的;有想投奔大宁的;有想固守兴中州的。已有两支人马走了,去了哪里倒是不太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