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席文民出山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席文民最后说:“他妈的,如果不是老子想到这办法撒气,老子早就给那帮贪官气死了,这时候说不定坟上的草都一人高了。”

  陈永强问:“那你现在把酒戒了,是不准备撒气了?”

  席文民说:“八年了,那还有那么多气撒?再说了,现在的领导都换了几届,我一直冷眼观看,如今贺青山退休在即,基本不管事,刘县长是多年来少有的清官,也想干事,再说咱们教育局,李炜这小子不简单,一上任就拿下了耿星火这个小人,收拾了余成龙那个混蛋,眼睛亮、头脑活、手腕硬,还有胸怀,一看就是一个干实事,干大事的人,更难得的是他流露出人事改革的想法,直指教育界积弊的要害。这不就是我们当年想做没做成的事么?我老席已经虚度了八年,再四年我就退了,如果不帮他干成这件事,我死也不会冥目的。”

  席文民说着将一沓稿子递给陈永强说:“这是我今天写的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你看看。”

  陈永强越看越激动,这份稿子六十多页洋洋万言,不但有国家人事方面的政策研究,有改革的理论依据。更是用大量文字,论述了具体的操作办法,他步递进,将每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办法也都讲得非常清楚。

  可见,席老师赋闲这几年,并没有放弃教育人事改革方面的研究,这万言思考,正是厚积薄发之作,读之让人震憾。

  陈永强读完激动地说:“老师,您想得太透彻了,看得出您现在的想法被当年成熟多了。”

  席文民笑骂道:“这不是废话么,吃一堑长一智,我这一堑可吃得够大,还能不长一智?这八年,我也常常在思考,我们那次教师招聘制度改革为何会失败?有环境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太激进了,我们一开始就触动那么多人的利益,等于是和全华南官场为敌,失败是必然的。就好比我们要往南走,可是面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拦着,怎么办?硬往南,必然碰得头破血流却无寸功,唯一能做的就是绕,可以先朝东将这块大石绕过去。这就是迂回,不懂得迂回,就不能前进。”

  陈永强是席文民的学生,秦省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因为工作特别突出,被席文民看中,挖到华南一中当了教导主任,又后又升任副校长。

  席文民担任教育局长后,一意推行教师招聘制度,在教育局内部阻力也很大,他便将已经担任华南二中校长的陈永强调入教育局任副局长,主抓教育人事改革这件事。

  之后,席文民出事,陈永强也受到冲激,如果不是陈永强的老丈人在市政府工作,有些人脉,他这个副局长早就被免了。

  虽然陈永强保住了副局长的位子,但一直不受重用,在教育局没有多少话语权。

  李炜上任后,第一次流露出重要他的意思,他怎能不激动?于是他便来请恩师席文民出山。本来还想好了一番说辞的,没想到,老师血仍未冷,比他还早走了一步,已经写好了万言建议书。那番说辞也用不上了。

  陈永强谈了他今天在教育局长李炜关于人事制度的探讨,说李局已经明确说这件事由他来抓。他感慨地说:“我今天本来是来劝你出山的,看来你比我想得还要透彻,就不用我劝了,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吧?”

  “好,我答应你,这是天大的好事,今天我们好好喝一场,明天我就戒了。”席文民意气风发地说。

  “行,我今天就陪老师最后醉一次。”

  陈永强打开酒瓶,给一人倒了一玻璃杯,两人端起酒杯,咣地碰了一下,一口喝干。

  第二天上班后,陈永强接到王家岭中学校长刘锋的电话,说刘江红的父母已经回来了,情绪表现得还算温和,镇政府的人已经初步和他们接触过了,已经就孩子是意外死亡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只是对方提出家庭困难,丧葬费用由政府承担,另外提出要六万块的救助,镇政府的人正和他们谈。

  陈局要求他们继续关注谈判的动向,特别注意学生的尸体。

  挂了电话后,陈永强来到李炜办公室,将这一新情况向他做了汇报,李灶感慨说:“这孩子的家长也算通情达理,要说六万块也不多,只是我们教育局出钱无名啊。”

  陈局说:“就是啊,我们如果出得太痛快,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我们有责任。还是让镇政府先谈吧。”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敲门。李炜说:“请进”

  门开了,只见席文民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雪白的衬衣,扎着深红带,黑皮鞋擦得铮亮,头发染过了,脸也刮过了,整个人显得非常精神,看起来至少年轻了十几岁,竟然是一个老帅哥。

  李炜楞了一下,不知这个老怪物今天唱的是那一出,忙人老板桌后绕出来,迎上去说:“席老师来了,快请坐。”

  (求收,求花,求票,求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