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凤凰古镇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方欣然对这里比较熟悉,指挥李炜将车子开进村寨外的一个大院子里,说这里是凤凰古镇最好的旅馆。

  大院子里边停满了各种轿车和中吧大吧,看来来的游客挺多的。他们进去登记了两间临河的房子,看看已到了午饭时间,方欣然说:“走,我带你们去吃苗族的特色小吃。”

  他们一行三人走进一条老街,两边全是古色古香的竹屋,脚下铺着石板,石板已经被行人的脚磨非常光滑,可见年代久远。

  街上有很多身穿苗族服装的人,方欣然高兴地说:“我们太幸运了,应该赶上了苗族的节日。”

  她走近一位老人一问,才知道,今天是苗族的“赶秋节”

  方欣然说,赶秋是苗族的大型喜庆节日之一。每年的“立秋”这一天,苗族人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来到凤凰古镇观看民欲表演,这一天是凤凰古镇最为热闹的一天,人群摩肩擦踵,四周山坡,人影晃动,花团锦簇,歌音袅袅,笑语盈盈,十分热闹。

  相传赶秋也叫“赶秋千”。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拉弓射箭,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鹰,同时坠下了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要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在乡亲的帮助下,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可以同时坐八个人的风车形秋千,取名“八人秋”。

  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千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爱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巴贵达惹的愿望实现了。在秋场上,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

  他俩通过对唱苗歌而建立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

  从此之后,“打秋千”和“对苗歌”便成为“赶秋节”必有的两大节目,苗族姑娘小伙们,也喜欢在赶秋会上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方欣然说完,调笑道:“你们两个今天可要好好表现,说不能找到你俩的心上人哟。”

  听方欣然这么说,罗媛飞快地瞟了李炜一眼,脸上现出一抹娇羞说:“我才不找苗族男人,一个个头上缠着白布,好奇怪呀。”

  而李炜则大不咧咧地说:“听说苗族姑娘长得非常漂亮,找个做女朋友倒是不错。”

  方欣然说,两年前她来过这里,有一家小店做的苗族风味小吃“竹筒焖鸡杂”挺不错的,不知还在不在。

  三人又走了几步,穿过一条街,方欣然兴奋地说:“到了,铺面还没变。”

  只见在街角的一间竹楼上,挂着“苗家风味小吃店”的招牌。他们进去坐下,点过小吃后,方欣然介绍说,竹筒焖鸡杂,就是选一节老黄的竹筒,一头留节、一头开口当“锅”用,做的时候,先将洗净的鸡肝、肫及杂碎剁碎,配以香菇、竹叶菜、青薄荷、蒜泥、草果面、核桃仁茸及食盐拌匀,然后全部塞进竹筒中。再用芭蕉叶塞封节口,将竹筒放到炭火上翻转烘烤。待竹筒冒出油珠,里面的食物便熟了。吃的时候用刀破开竹节,奇香四溢,吃到嘴晨回味久长。

  过了二十多分钟,穿着苗族服装的服务员,端来两个热气腾胖熊,冒着油珠的竹节放在竹桌上,熟练地用刀将竹节破成两半。

  李炜和罗媛早就被方欣然勾起了肚里的馋虫,操起筷子便吃起来,一边喊烫,一边又吸吸溜溜吃个不停,大叫,真好吃。

  三人吃过饭,便来到凤凰古镇西边的“秋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