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走私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更新时间:2011-05-25

  对于明军的多点登陆,一开始许平也动过念头要把他们赶下海,不过亲自去过一趟登州在外围观察过明军阵地后他放弃了这个打算。(www.wx.l)凭借海运的能力,明军轻松运来上千士兵,修筑了坚固的港口要塞,许平觉得攻打这些堡垒估计会有很大的损失,其实也确实如此,明军的堡垒就是按照能够防御顺军一个野战营的进攻规模来修建的,而且还要确保在顺军压力过大时能够安全退回海上。

  后一点许平也有预料,他在登州港外看到了南明海军的风帆,在顺军完全没有制海权的时候,进攻明军的堡垒首先要遭到这些敌军的炮火的打击,然后还难以将守军全歼。

  “要是调动兵马来进攻他们,还需要运输辎重粮草,”许平回头对陪同自己前来的周洞天摇头道:“还是不打了吧。”

  “就放着他们在这里?”周洞天承认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看着敌军在自己的领土上耀武扬威还是一件让人感到难以容忍的事情。

  “放着他们在这里也好,如果我有把握把他们消灭的话,我们走了之后他们还是会回来的。”这漫长的海岸线,许平无法到处留兵,如果不留下足以威胁敌军登陆的部队,那显然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拔掉这些港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但许平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顺廷却认为很有意义,丞相府就认为必须要把这些据点拔掉,以将明军驱逐出山东――这是很有政治意义的事,周洞天就提醒许平这点:“丞相府担心百官和藩国都会就此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保卫山东。”

  “实际上我们就是没有力量保卫山东全境,这不是以为而是实情,除非有强大的水师,否则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就是在登州这里留下大军,他们不敢再在这里登陆就会去其他地方。”眼下明军已经在胶东半岛多处建立了滨海要塞,南明海陆两军希望它们能消耗顺军的实力,虽然许平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他不愿意为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去牺牲珍贵的兵力和物资:“这么多堡垒一个个拔过来,就算南明不再登陆,我军也会被大大削弱,难以挡住明军对江淮的进攻。”

  “那就放着他们不管?”周洞天看到明军这样肆无忌惮地在沿海设置据点也很气愤,所以认为至少应该打下一个震慑下明军,而且他认为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大人觉得登州这个不好打,我们就去打一个小的,然后他们就不敢这样猖狂了,每个都要驻守更多的官兵才能确保安全。”

  “没有水师前我们确实管不了,而且为什么要威胁他们,依我看他们据点占得越多越好,每处都需要修建堡垒,需要驻军,如果实在太过份了我们也可以用来练兵。”许平倒是很想得开,丞相府的政治因素他基本不列入考虑,只是单纯从军事方面思考问题:“他们的补给都要从万里之外运来,修建更多的据点就需要更多的补给线和修建工作,这都要消耗齐国公的国力,就意味着他们在江淮战场的兵力更差。”

  在许平的坚持下,顺军中止了一切针对明军登陆点的反击,山东顺军按照除非守住的港口价值大于驻扎防守兵力的价值否则就没有必要坚守的原则进行判断,放弃了山东半岛大部分沿海地区。在内陆许平驻扎了一些警戒部队,如果明军尝试从沿海地区攻入内陆的话,这些部队才会考虑迎战,这样就能让许平集中最多的资源到陆军身上。

  像是为了打破许平的这个判断,登陆的明军在迟迟没有等到顺军的反击后确实进一步扩展了沿海的据点,不过随着沿海地区占据的越广,南明陆军部的意见就变得越大,他们也认为海军花费巨大地维持这些沿海据点是一种浪费,当顺军并不像他们期待地那样来反攻沿海据点时,陆军部开始怀疑在山东沿海派驻那么些军队而不是把他们投入江淮战场是不是一种浪费。

  可海军部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有利于收集情报,牵制许平的注意力――现在许平处于防守确实稍微好一点,但是假如他想进行反攻,那么就很难无视他背后的众多明军据点,这些地方都可以成为明军的攻击出发阵地。不过对此陆军部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凭借明军的实力,顺军根本无法发起反击,集中全部的资源从长江上发起一线平推才是最优的办法。

  不过制宪会议却支持海军部,他们觉得这在政治上有利,能够给北方的官吏民心施加很大的压力,而且从长远看将来若是中国的海军打算离开本土进行较大规模的境外作战,这些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李顺的军事压力和部分沿海地区。在内陆许平驻扎了一些警戒部队,如果明军尝试从沿海地区攻入内陆的话,这些部队才会考虑迎战,这样就能让许平集中最多的资源到陆军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