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鞠躬尽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写着、写着,杨致远突然涌起一股失落感,黯然加上一句:“属下无能,有负大人所托,把部队带成了这个样子,只是新军中种种情弊,实在不吐不快。属下在判断敌情时犯下大错,让唾手可得的胜利失去了,本无言自辩,可大人若是知道属下这段时间在新军中的种种见闻,定能了解属下为何一听到某军被攻击,就心惊不已,只恐他们被转瞬击溃……不久前在山东,贺兄弟仍大言不惭,说消灭许平易如反掌,金兄弟也报喜不报忧……”

  回忆着今天看到的闯军,杨致远一声长叹,又提起笔来:“大人明鉴,属下在新军中已经看不到当年长生军的影子了。老兄弟们总是言必长生军当年如何如何,可是他们已经不记得了,长生军并不是靠我们打赢的,长生军的根基并不是他们,不是我,甚至也不是大人您,而是一个个和建奴誓死周旋的士兵……今天,新军中的人所图,不过升官发财,他们在后方有着娇妻美眷,有着万贯家财,若是对手如山东叛贼这般,他们尚有夺取富贵的勇气,若对手是闯营许平这样的,就多有自保之心。”

  镇东侯从未称新军为长生军过,猛然之间,杨致远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或许建立新军是和镇东侯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他继续写道:“反观闯营之兵,他们人人深知胜败与他们息息相关,关乎他们的父母、妻子的安危,就好象我们的长生军一样……今日一战中,属下看着对面闯贼那熟悉的军制,还有他们身上再熟悉不过斗志,恍惚中曾感觉并非是在指挥长生军作战,而是在与长生军作战……”

  写到这里,杨致远本应向镇东侯汇报他的进一步作战计划,以及给开封解围、拯救贾明河的构思,但杨致远却迟迟无法落笔,他根本没有信心去进攻许平的坚固营垒,今日之后,许平势必会更加谨慎,想进行一场条件有利于明军的野战实在是太难了。杨致远一直枯坐到黎明前,墨干了又磨,磨了又干,始终无法完成这封信。

  月亮正落下山涧,乌鸦开始发出喧嚣,这声音透过黑漆漆的夜幕,传入烛火摇曳的杨致远中军帐中,杨致远怔怔地听着这好似在感伤明月不再的呜咽之声,良久后突然提笔下来最后一句话:“大人,属下月落乌啼。”

  ……

  次日,许平接到杨致远的挑战书,他仔细看了一遍后下令带使者下去好好招待:“我这便回信给杨将军。”

  使者下去后,孙可望、李定国都问道:“大将军要迎战么?”

  “当然不迎战。”许平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打定主意不与新军进行一场消耗战,而在杨致远的指挥下,许平估计一战决出胜负的可能性不大:“我军也很疲惫,胜负参半的仗我是不会打的。”

  嘴里一面说,许平一面动手拾起笔开始回信,他并没有在纸上写字,而是画起画来。见到许平这个古怪的动作后,闯营将领纷纷凑近过来看,见到许平画的东西后,众人中多有不解,也有几个则哈哈大笑起来。

  许平微微一笑,接着就在自己的画下面提上了一段词。

  周洞天乐不可支地说道:“大人琴弹得不错,但这丹青之术还有待练习。”

  “我本来就没有学过丹青,”许平笑着把题词写完:“所以要加上这段,免得杨将军误会。”

  余深河看得连连摇头:“大人,您也是一军数万之主,怎么好这样回信?”

  “觉得我太轻狂了么?”许平写完字,把笔掷回桌面上的笔筒中:“是不是又要说什么我们已经是一方诸侯,要稳重沉静?”许平取笑了一句,道:“我才二十三啊,这个时候不轻狂更待何时?等七老八十了轻狂不起来的时候么?”

  把信收好放进函内,许平环顾周围:“我仔细想了想,也不必急于退兵,闯王即将在朱仙镇迎战左良玉,我们在这里拖住杨将军,让他不能去增援楚军。等闯王击破左良玉后,就该杨将军主动退兵了,我们再去取开封不迟。”

  孙可望闻言说道:“若是闯王落败,我们该怎么办?”

  “就凭左良玉,我不信闯王会输给他。”一天下来,许平就打探到了新军不少情报,附近的河南百姓多同情闯营,许平的情报工作展开得十分顺利。昨天心慌意乱之下,许平不由得担忧新军埋伏着更多的兵马,现在已经搞清杨致远手下确实只有七营兵力,许平连营形成犄角之势,不再担心会被新军迂回包抄。

  孙可望不依不饶地追问道:“若是闯王万一输了怎么办?”

  “那我们再退兵回开封也不迟。”在河南的土地上,许平不担心本方的机动力,就算不在开封附近新军在情报、地理上比许平差得也不是一星半点:“要是闯王赢了,新军退兵就意味着放弃开封和山岚营,杨将军以下人人对此心知肚明,我估计他们会有些心浮气躁,说不定还能被我们抓到些机会。”

  众人对这样的,良久后突然提笔下来最后一句话:“大人,属下月落乌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