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志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顾先生来在下这里,劝在下不要滥杀无辜,对吧?”许平问道。

  “是的,老夫的志向很大,希望能够开辟万世太平,若是能够达成便是留不下名声,也算不枉平生了。”说道此处,顾炎武和夏完淳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若是只是像法家那样想宰割天下,那今天老夫就会对许将军说:自古神器无主,唯有德有利者得之,许将军若是能成就霸业,那便是背叛了朝廷又如何?连朝廷都能背叛,那背叛闯王又算的了什么?只要许将军能结束乱世,那就是欺心又如何?怎么样,这番说辞还算有力吧?”

  “说得在下心旌动摇,”许平笑道:“既然如此,顾先生到底打算对我说什么呢?”

  “老夫想说的是,当初许将军初次见到我们时,曾对我们二人说,希望能够结束中华的治乱循环,希望能够让华夏的后世百姓再也不要遭遇乱世。而现在新一轮治乱循环的兆头已经出现在许将军的身边了,许将军如果按照历代霸主的老路行事,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够取得天下,但即便能够取得,也不过是走老路而已。才有了一点利益就开始你争我夺,就开始视同路如仇寇,担忧有才能的人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日后功业越来越大,人才却越来越少,位置越来越高,同伴间却越来越互相提防,最后自相残杀。这应该不是许将军的本愿吧?”

  “不是,”许平断然说道:“我明白顾先生的意思了。我会努力和闯王、和同伴推心置腹,消除猜疑。”

  “仅仅许将军自己一个人这么做未必有用,历代乱世之中,那些有善念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成为失败者,身死族灭,为天下人所笑,被称为妇人之仁。”顾炎武进一步追问道:“许将军你可明白,既是你不这么做,别人也可能这么做,而你死了之后,治乱循环仍然不能结束,你只是成为了霸主成就功业的踏脚石。”

  “我很明白,”许平点头道:“但我的志向也很大,和顾先生你的一样大。我希望能够作为结束治乱循环的人被载入青史,若真能如此,确如顾先生所说,不枉平生。”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我们的志向,如果这么容易就能做到,那也轮不到我们来做了。”顾炎武继续给许平泼冷水:“也许穷尽我们一生,我们仍然找不到这条路,许将军会被后世嘲笑,被史书记载成一个愚蠢、妇人之仁、背叛成性的败寇。许将军你可明白,你愿望达成的机会仍是万中无一,即便你放弃了王霸之路,放弃了今世的功业,付出了这样的代价,换来的仍只有虚幻。”

  这次许平沉默了很久,不过他最后仍点头道:“或许治乱循环是不可逆转的天命,是中华永远不可能摆脱的宿命,不过我希望它不是,我不相信它是,所以我不想闯营走上这条老路,更不要说由我的手来开启这扇门。”

  ……

  赤峰

  这二十年来林丹汗可以称得上是意气风发,喜峰口之战前,林丹汗几乎是一无所有,盐、铁领土上均无产出。因为信仰问题,林丹汗和蒙古各部也闹得很僵,明军他是肯定是打不过的,而后金虽小,但也能把他撵得乱窜。东面的科尔沁蒙古,因为坚持和后金联姻、结盟政策,不但林丹汗啃不下他们的领土,反倒有被对方侵略的危险,而南面的朵颜蒙古等部,也先后投入后金的怀抱,让林丹汗有累卵之危。

  但喜峰口一战后,林丹汗突然发现一夜之间他所有的强敌都被镇东侯消灭了。后金最杰出的领袖和最精锐的部队尽数覆灭,老仇家科尔沁蒙古的头人、他的几个儿子和部落中的五千骑兵一同覆灭在关内,漠南蒙古的仇敌也被镇东侯一网打尽。

  和明廷不同,镇东侯似乎对林丹汗的实力不屑一顾,这固然让林丹汗感到耻辱,但他也承认这其实是最大的幸事,因为镇东侯的这种看法无疑给明朝君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喜峰口大捷后大明朝野一片欢腾,认为北方的威胁已经解除,明廷的北疆恢复安全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明廷执意不由镇东侯继续主持对后金的最后一击,名震天下的福宁军被遣送回南方,而他们的领袖镇东侯则被留在京中。

&ems除猜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