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攻心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这些士兵来说,刘姑娘这种用来交换的人质和货物毫无区别,把他们交出去正是自己吃饱、家人活下去的保证。

  明军清点人数的时候,站在他们对面的闯军士兵紧紧地站成一排,刘姑娘看着这些穿着黑衣、戴着斗笠,把面容隐藏在斗笠下面的人,感到自己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上。长期以来,开封城内充满着各种各样关于闯军的流言,大部分都是河南巡抚衙门编出来鼓舞军心士气的,把闯军形容为青面獠牙的食人野兽。不过对城内百姓来说,他们也很愿意相信诸如此类的传闻,因为毕竟正是这些军队把他们围在城中,让他们处于凶险难测的境地,而且还是他们那些坚守在城墙上的子弟的敌人。

  李自成已经两次攻打过开封,上次在开封城下李自成还被射瞎了一只眼,这让满城的官民都相信一旦开封城破他们绝无幸理,正是这种情绪让河南巡抚衙门轻松组织起四万多人的民团协助守城。加上各路退入开封的汴军,城内七万明军几乎没有人生出过投降的异心,而且若不是许平主动提出交换,便是真的开始吃人,开封守军中的绝大部分人也打算继续坚持下去的。

  最后一次清点人数完毕,明军把这些人轰向闯军那边,刘姑娘看着那些让她感到阴森森的黑衣士兵,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幸好已经把脸涂黑了。再说事到如今谁也救不了自己,刘岗姑娘咬了咬牙,向前走了一步,接着又走了一步。

  几个负责交接的闯军士兵分散站开,他们仔细地数着人数,以便与明军核实。两军的中间地带没有人来维持百姓的秩序,在明军的吆喝下本来是整整齐齐的队伍,一旦穿过交换线后就迅速解体变成一盘散沙。几个被推往闯军这边的人软倒在地,趴在明军士兵的脚前放声大哭,这些本来已经认命的人,突然又冒出了抗拒命运的勇气和一线希望,试图重新返回明军一边去。

  刘姑娘见状也停下脚步,满怀期待地看着那些同伴和明军士兵。可那些明军士兵不为所动地继续交接,厉声警告那些情绪激动的百姓不要企图爬回明军那边,还不时踹他们一脚。在一切尝试都失败后,女人们望着开封高耸的城墙,悲切地哭泣着,刘姑娘默默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继续向前走去。

  负责警戒的闯军士兵给这些百姓让开一条路,让他们缓缓走向闯营战线的后方,走了一段路后,刘姑娘面前赫然出现了长长的一排桌子,每个桌子后面都坐着一个文书模样的人。百姓们走到这列桌子前十米左右就惊恐地停下脚步,谁也不肯第一个贸然上前,如同两军对垒那样形成了一条空地,将闯军和开封的百姓隔离开。

  没有人过来拉这些百姓,也没有人招呼他们过去,百姓们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壮起胆子,小心翼翼走过去,后面的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那个人的一举一动——他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对面的闯军文书问了几个问题,随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刘姑娘慢慢离开人群,向着一个看上去比较老实的文书走去。那个文书先是问刘姑娘的姓氏,住在开封城内的哪个地方,提笔把这些记在一张纸上,又把纸交给站在他后面的一个士兵。然后文书问刘姑娘渴不渴,示意她不妨喝点水解渴。既然已经落到这般田地,刘姑娘也就豁出去了,端起桌上的水瓢,把里面的水一饮而尽,脸上一副毅然决然的表情。

  文书又从筐里取出一个号牌交给刘姑娘,让她记住自己的号码,接着就给下一个走过来的人登记。今天被送出城的人,十有八九是老人和女性,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报上他们的名字和住址,拿着号牌退回人群中等候。

  经过一段难熬的等待时光后,刘姑娘听见士兵喊自己的号码,她被领到一个小队伍中,和几个同样涂成大花脸的开封女子在一起。她们谁也不言语,只是默默地站着。不久就有一个年轻的士兵大踏步地走过来,冲着这群女人露齿一笑,吓得女人们纷纷后退。刘姑娘慌得嗓子发干,周围几个同伴的呼吸也都变得沉重起来。

  那个士兵顿时脸上变红,连忙抱拳行礼道:“上峰交代要对城里来的人笑一下,在下并无恶意,请几位姑娘恕罪。”

  士兵飞快地念出一串人名,刘姑娘也在其中。此外她还听到两个邻家姑娘的名字,她定睛看去,那两个人都穿着臃肿的衣服,脸上抹了泥,所以刚才没能辨认出来。那个士兵确认无误后,解释道:“几位姑娘在开封城内是邻里,所以我们给你们安排的住处彼此相邻,这样日常也好有个照应。”

  几个女孩子仍然紧张地盯着那个士那些同伴和明军士兵。可那些明军士兵不为所动地继续交接,厉声警告那些情绪激动的百姓不要企图爬回明军那边,还不时踹他们一脚。在一切尝试都失败后,女人们望着开封高耸的城墙,悲切地哭泣着,刘姑娘默默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继续向前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