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奔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我想来,镇东侯很明白老兵的贡献比新兵要大,一视同仁是不公平的,也是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设想干脆把这种不同待遇制度化,免得老兵自行去欺压新兵,让新兵心怀忌恨,同时新兵也可以因为英勇作战争取到更多的军饷,这对军队也是很有利的。”《征伐之源》这本书和其他新军兵书一样只有条例没有理由。许平潜心思索过刚刚出现的问题,觉得军衔制度不但有这些好处,对指挥体系和组织性也很有益。

  经过许平一番讲解后,大家都很赞同在军中推广军衔制度。余深河还有些担忧:“那为什么侯爷不在新军中用这种办法呢?是不是有些弊端我们没有想到?”

  “我觉得不是,如果镇东侯认为不好的话他绝不会写进那本书里。”自从许平到闯营后,他的眼光就不仅限于一个战术指挥官:“镇东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对大明军制只是修修补补够用就行,太大的改动会引起御史弹劾和朝廷的猜忌。(www.wx.l)而我们闯军并没有这个顾虑。”

  既然这个话题已经开头,许平就把其他一些军衔也向部下们倒出来:“镇东侯还想把军士划分为三个等级,上士、中士、下士。”

  已经想通军衔益处的周洞天拍案叫好:“正该如此,不然果长和手下三个军士都拿一样的饷银、一样的待遇,那些老果长心里想必也是有些不满的。”

  “不仅仅如此……”许平认为战场上可能遇到各种不测,确立军衔后,即使是不认识的军官、军士,军衔高的都可以指挥军衔低的,而且万一上级军官阵亡,由谁接替指挥一目了然:“在镇东侯的书里,他还曾设想称千总为校官,把总为尉官,也都是分三等,以我想来都是为了用来应付各种情况吧。”

  现在队官一律是千总,如果没有翼官在场指挥,几个队官只能根据默契协同作战,其中资格较老、经验更丰富的队官当然比较容易得到其他人的服从,但这是默契而不是制度。而假如军衔是根据经验、功勋和资格得到的,比如一个是中校队官而另一个是少校队官,那么军队就可以确保处于最有经验和资格的军官的统一指挥下。

  大家集思广益讨论过校尉制度后,周洞天又问道:“侯爷谈到过将领的军衔吗?”

  “有一点,侯爷这本书的条例中,试图将游击改为准将,参将为少将,副将为中将,总兵为上将,”许平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改称呼,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我觉得这是多此一举。”

  ……

  京师。

  黄子君正安静地在房中看书,忽然从走廊上传来由远至近急促的脚步声,她抬头看去,外间的门被推开,一身戎装的金神通走进来。黄子君迎上去要替丈夫接过外衣,却看见金神通紧锁双眉,丝毫没有脱下外衣的意思。她不由得停下脚步,怔怔地看着那张显得满腹心事的脸。金神通低沉地说道:“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有所预感的黄子君单手扶在茶桌上,低声问道:“又是河南来消息了?”

  “是的。”金神通神情严肃,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他的声音仍不由得微微颤抖:“选锋营全军覆灭,何叔叔生死不明、凶多吉少。”

  “天啊!”黄子君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她觉得身体发软,随即缓缓坐到椅子上,满脸都是凄然之色:“又是许平!”

  ……

  归德府,

  “许平根本就不是什么坐骑下凡,分明是孙悟空反了。”虽然是在知府面前,郁董仍情不自禁地叫嚷起来:“一天黄候不来河南念紧箍咒,我们最好不要去招惹许平,我看出来了,这许平绝对是黄候的大弟子。”

  黄守缺连归德城都没有回,直接一路南逃弃河南而去,据称他身边只剩下几十名亲信骑兵。

  知府骇得面无人色,现在野战军中郁董实力大损,援汴楚军逃得干干净净,归德府只剩下一些地方部队:“郁帅,这闯贼若是打来归德,又该如何是好啊?”

  “知府大人放心,闯贼一时半刻是来不了归德的,”郁董胸有成竹,安慰归德知府道:“许贼和新军两仗,伤亡怎么也快两千了,这差不多是他一半的兵力,他急行军赶回兰阳,估计又得有数百人累到。许贼至少得修正两个月才能把伤病养好,那个时候就入冬了,等许贼恢复了末将的兵力也恢复了。冬季许贼不好进攻,怎么也要等开春了,可天气好了,新军就又会来了,许贼也就顾不上我么了。”

  ……

&e和资格得到的,比如一个是中校队官而另一个是少校队官,那么军队就可以确保处于最有经验和资格的军官的统一指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