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摧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洞天、顾梦留等人也纷纷加入,又聊了很久,这批年轻的军官的讨论才算告一段落,许平道:“若韩兄弟和陈兄弟还为新军效力,并且新军能用你们的话,我许平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新军之中,能想到、敢想侯爷也有错的,一只手差不多就能数过来了。”陈哲摇摇头:“洋大人挑了半天,不才挑了三个么,至于金神通,那完全是凑数的,以我之见,他根本没法和营内的兄弟们比。”

  许平不言不语,其他几个知情人有的脸色微变,不过陈哲仍是毫无察觉:“靠着出身,得以统领侯爷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还因为父亲是替侯爷执掌新军的人,能娶到侯爷的千金。侯爷的绝学,传点给自己的女婿也是恰当。但不管剑术、马术如何过人,终归是一夫之敌罢了。便是这般人物,仍是新军将门子弟中的第一人,据说少侯爷和贺将军的大公子不错,但到底如何也没有见过,真是可悲、可叹啊。”

  ……

  “近卫营每小队编五个果有些不妥。”后来到中牟的第二步兵翼的步兵军官沈云冲,见到许平后便是一句:“很不好用。”

  一小队五果、每果十人是许平从新军中照搬来的编制,但是如果齐射,最多也就能排三排人,现在进行齐射的时候,不得不把果编制打散列队,这给指挥和列队造成一些麻烦。而如果轮射的话,因为燧发枪装弹速度比火绳枪快得多,如果采取五果轮换的话,必然会出现士兵在装弹后闲呆在后面等待其他果射击的现象,这种情况无疑是在浪费火力;如果采用三排轮射的话,又会和齐射一样出现指挥和打乱建制问题。

  “侯爷当年设定五果,是有他的考虑的,新军建立不是很久,燧发枪也才刚刚装备,恐怕还没有这种感觉。”

  “既然错了,那还等什么呢?”在许平、陈哲的影响下,沈云冲也渐渐失去了对新军条例的敬畏感。

  “看起来我们又要不经许可擅自修改镇东侯的建制条例了。”许平笑道:“而且要大改。”

  “小队应该采用三果编制,把每果扩编到二十人。”许平下令立刻整编建制,营教导队也要全力配合这一行动。

  “还有,不要再分兵,哪怕是确凿无疑地知道敌军的行动也不能分兵。”伏击中牟军一战的结果让黑保一很不满意,许平在战前已经充分了解明军的动向,明军人数不多,只有千多人,因此许平试图合围,不让一人落网。结果分开的几路兵马很难联系,远在完成合围之前就打草惊蛇:“骑兵绝不能和步兵分开,如果对面的明军稍有斗志,他们就会以多打少。”

  “是的,这个错以后我绝不会再犯。”许平点点头:“今天不是分兵的错误,而是麻痹大意,如果不是因为我太骄傲轻敌,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这是近卫营成军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野战,四千近卫营官兵,在方圆数百里之内连续作战,先后击溃明军近五万,夺取大片土地和城池。虽然战果辉煌,但是近卫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急行军到敌前野战宿营,以及各部在追击溃敌时的通信联络,许平和他的兄弟们遇到了很多事先不曾想到过的情况,虽然因为明军的不堪一击而没有造成什么恶果,但他们都知道不能指望对面永远是这样的对手。

  “迟早有一天,我们要和新军决战于疆场,新军三大主力营,救火、磐石、选锋,我们近卫营比它们如何?”

  听到许平的问题后,大家纷纷说道:“之前是有不如的,但等我们总结好这次的经验教训后,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好吧,不说这三营了,我们近卫营,比长青营如何?”

  周洞天首先出声:“士兵,我们恐怕没有新军教导队练得仔细,但士气肯定是我营旺盛,而且上下同心;士官,恐怕我们教导队的教官比不上宋教官他们;至于军官嘛,长青营精锐,现在都在我们这边。”

  余深河对这种回答很不满意:“长青营,是练出来的兵,山东一战问题多多;而我们近卫营,是打出来的,几个月来我们连破数城,大小十余战,当年我们在长青营的时候,手下怎么能和近卫营比?”

  其他人纷纷表示同意,之前他们也有些在赞同周洞天的意见,众觉得老部队战斗力可观――毕竟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走上军中岗位,可听余深河一说后,大多数人又觉得还是后者更有道理一些。

  “诸君,比长青营强没什么可夸奖的,便是比救火营强,我觉得那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许平顿了一顿,等大家的事先重新集中在他身上以后缓缓说道:“侯爷,能取敌将首级于万军之中,这份武勇,至少百倍于我;侯爷,练兵定规,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之未想,这份才智,三代以后不做第二人想,便是武侯再世也不敢说有什么胜算,我就更不用提了。而诸君务必记得,总有一天,你们要站在侯爷对面和我并肩作战――便是近卫营能和救火营一样,我们也是死路一条,若是还不如救火营,那我们还是趁早自己抹脖子算了。”

 &emsp,营教导队也要全力配合这一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