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借兵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许平争辩道:“可是大王有令,我们不征粮,也不得扰民。”

  “谁说我要征粮了?”孙可望翻了一下白眼:“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了,请大―将―军马上给末将介绍一下这几个县的情形。”

  李定国对许平笑道:“许兄弟,这些杂务如果我三哥说第二,那西营里就没人敢说第一,义父在的时候,西营的杂务一向是由我三哥打理的。”

  这些政务一直让许平很苦恼,虽然他费了不少力气,但是各县全是一团糟。许平介绍情况的时候,孙可望一边听一边不时询问些问题:“还是均田免粮那一套,不过比闯王做得好些。”

  “孙兄难道有什么高招么?”许平听得有些奇怪:“不均田免粮还能怎么办?我军要争取民心啊。”

  “是啊,是啊,这招两千年来用的人不少,但据我所知一般都成了败寇,”孙可望颇有不屑之色:“我们的士兵中不少人都惦着招安,要是没粮没田,他们还会和我们走,以往闯王总想分地,不过折腾半天也没干成,现在许兄弟把地一分,民心未必争取到,投奔我们的流民也会大大减少;军心也会令人担忧,我担心更多的士兵无心作战,若是大规模分田,说不定有些士兵会当逃兵回家种地去了。[www.wx.l]”

  “难道孙兄的意思是我做错了么?”

  “分地,当然没错,若是善加利用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增加粮食的收入、巩固民心。不过,若是光分田不好好想想如何从中获得好处,比如许兄弟这样,那真是吃力不讨好,白白为别人做嫁衣裳了。”孙可望又仔细询问一番,得知许平和清治道士的对答后,孙可望哈哈笑道:“这个道士,真是半桶水,以后许兄弟若是查问凶吉,不妨请教请教他,这些杂务还是算了吧。嗯,现在大将军――”孙可望拖长了声音:“司狱是如何做的?”

  “没有文人肯投靠我军,所以也没有办法断案,所有的官司都只能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轰出去了事。”说到司法纠纷,许平更是一脸无奈。对百姓不能使用严厉的军法,可是军中根本就没有人清楚大明律法:“我已经让几个参谋学习大明律,可是仓促之间也用不上,每次都被两边吵得昏头涨脑,根本说不清是非。”

  “许兄弟这个做法缓不济急,司狱是政务大事,”听到此处,孙可望立刻问道:“许兄弟抓住的那几个县吏、县丞都杀了么?”

  “没有,都在狱里关着。”许平留着几个官吏不死,并非是想招纳他们,而是想羞辱一下明廷。到目前为止,除了牛金星外还没有任何一个举人投奔闯军,如果县吏公开投降闯军,那对明廷的威信和士人的信心都是重大的打击,而且许平还希望能收到千金买骨之效,以此号召更多的县官为了保命而开城投降。

  “那就好办了。”孙可望抚掌笑道:“让他们出去断案。”

  “这样不好吧。”许平说出他的担忧,这几个官吏都没有投降,哪能放心让他们出去办事?即使不给他们权利,让他们在县里重新建立威信也不是什么好事。

  “许兄弟过虑了,”孙可望哈哈笑起来:“我让他们带着枷去公堂上断案,如果不好好断,就当场揪下来脱裤子打板子,再倔的话还可以让他们站笼。这些士人好脸面胜于性命,让他们骑驴游街比一刀杀了还让他们难受。”

  李定国和孙可望都认为应该再等上一段时间,让西营稍作休整,然后再和近卫营一起出兵。不过许平不同意。把后方的驻防交给西营后,许平马上动员近卫营,四月十五日就从新郑出发向中牟挺进,十八日全军抵达中牟城下。

  开封府已经注意到这支闯军的风格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不是大规模转移,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扫荡明军控制的据点,因此宣武卫的明军已经赶来中牟增援,他们在沙河北岸扎营,与近卫营隔着沙河相望。

  渡口在中牟城的掩护之下,不取得中牟是无法切断渡口的,而如果不能扫清沙河南岸的明军营盘,那明军就可以把兵力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进城去。因此许平决定先渡过沙河消灭周边明军,中牟孤立以后,再攻击此城。

  夜间诸营熄灯后,在营间巡视的许平碰到了近卫营教导队队官,碰面后许平对陈哲一笑:“陈大哥又在巡营啊。”

  “是啊,最近招了上百新兵,不敢不如此啊。”

  近卫营教导队把精挑细选的新兵训练完毕,然后补充到各个缺员的战斗队中,这些士兵离开教导队后,陈哲仍每天赶来与他们谈心会面,今晚风大,陈哲生怕有人会欺负这些新兵,抢夺他们的被子,直到把营帐中的新兵都安置在靠近火盆的不透风处后,陈哲才离开这个营帐前往下一个。

  “大人看过卑职的《论练兵》吗?”

  许平摇摇头,山参谋学习大明律,可是仓促之间也用不上,每次都被两边吵得昏头涨脑,根本说不清是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