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冒名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许平没有搭理李无颜,盯着那几个士兵又道:“取来。”

  士兵们顿时意识到自己的拖延是对眼前这位将军的不敬,他们急忙应道:“遵命,将军,遵命!”

  见这群士兵去库房取衣甲,许平这才转头看向李无颜身边的廖可宗,一边用力握住腰间的剑柄,放缓自己的语速,不让声音露出紧张:“廖千总,这里的士兵可会报数?”

  “这个倒是学过,不过他们总共两千零八十三人,卑职早已经点清。”廖可宗摇头晃脑地报告道。

  “有劳廖千总了。”许平转过身面对校场上的两千士兵,感到背后的目光好像在烧灼着自己的身体,心脏怦怦地在胸膛中跳动。许平深吸一口长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众官兵听令,从一到三十一,报数!”

  “一”

  “二”

  “三”

  ……

  士兵报数完毕,许平中气十足地大叫道:“报数为一、十一、二十一的士兵,向前一步走,报数为三十一的向前两步走。”

  这二百多士兵出列后,许平立刻宣布道:“凡是报数为一、十一、二十一的士兵,本将现提升你们为果长,凡是报数为三十一的,现在一律提升为把总。”

  大吃一惊的李无颜第三次说道:“许将军,这如何使得啊?他们中没有一人接受过士官或是军官的训练。”

  “难道李千总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许平反问道:“既然选谁都不可能更好,那也就是说无论选谁都不可能更差。”

  李无颜和廖可宗无力对抗一位将军的权威,只是俯首抱拳:“许将军,三思。”

  “金大人命令坚守德州,本将无论如何都要去德州,都要守住德州。”许平说完后就再也不理李、廖二人。看着数百刚被提拔的士官、军官换上服饰后,他再次断然下令:“每人携带三天口粮,立刻拔营出发,方向――德州。”

  至于营中的三十余名炮兵补充兵,许平也把他们编组成两队,然后拉上防御营门的两门三磅炮一起出发。至于营中那些文书,许平责成他们立刻组建成临时的营参谋队,不过这些后勤文书完全不懂参谋都该做些什么,对此许平当然也是一窍不通,于是就给他们下令:如果感觉有什么不妥之处就立刻提意见,还要多在队伍中走动,帮着看看有什么不顺眼的地方。

  这一支军队跌跌撞撞地走了整整一天,天黑前离德州还有二十余里。

  “让将士们举火前进吧。”许平只要没有看见德州就不能放下心来:“我们必须赶到那里,新军直卫随时都可能赶到那里支援我们。”

  “可是这个夜行军该怎么办呢?”李无颜两手一摊:“许将军提升的这些把总固然服从命令,但他们不会在夜间保持队形和纪律。这冬天的夜里还特别长,大冷天的一夜走下来,我们两千人非得走散一大半不可。”

  “这个倒是。”许平想着如何把夜间行军的条例简化一番,再迅速灌输给那些火线提拔的果长们。

  旁边一名刚被提拔为参谋的文书突然提出一个办法:“许将军,我们不如让他们每人系一根绳子,一头系在自己的裤带上,另一头系在前面的人的后腰上,如此就不会走散了。”

  “这当然不行。”李无颜断然拒绝道:“万一夜间遭遇敌军,这会导致我军陷入极大混乱,完全无法变换队型,损失巨大,这在条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那个提出办法的人只是因为会写字才被营里用作文书,他根本不懂什么条例不条例,听李无颜说得严厉,就把脖子一缩:“卑职鲁莽了。”

  站在这个人旁边的另一个参谋深为不平,高声说:“许将军、李大人明鉴,就我们这营兵……要是真的晚上碰见敌军,难道不用绳子串着就不会陷入极大混乱了吗?就能听从号令变换队形,就能不遭到巨大损失了吗?”

  第一个士兵连忙去拉后者,让他不要在一位将军面前乱说话,不料许平听得笑起来:“不错,不错,说得不错,我军现在能不走散就够好的了,只能指望夜里不要碰到敌人,否则定是死路一条,无论系不系绳子都一样。”

  于是就此传令下去,让全军每人身前身后各系一根带子以保证联系,做好准备,连夜赶向德州。许平发布命令后,问那两个提意见的参谋人员:“你们的姓名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职务?”

  “小人叫江一舟,这是小人的义兄余深河,”鸣不平的那个人站出来回答许平:“小人两个都是小兵,两个月前参军的。因为识字会写,东森营没让我们上前线,而是拨到补充营当文书。”

  听起来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些奇怪,但许平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两千士兵闹哄哄地准备好绳子,果长依次检查士兵身上的每根绳子,又确定他们手中的火炬都已经点燃,便向上游报告准备完毕。许平得知一切妥当,就当先策马,引参谋都该做些什么,对此许平当然也是一窍不通,于是就给他们下令:如果感觉有什么不妥之处就立刻提意见,还要多在队伍中走动,帮着看看有什么不顺眼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