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州首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还没完,哪个衙门手里有钱,就先拿过来用。

  通粮库战略储备的两万四千八百两,南京工部材料费一万一千两,甚至税务衙门仓库里的余钱......

  万历三十二年,正月,福王朱常洵大婚礼成,一直觉得亏欠了朱常洵的神宗,看着自己儿子和儿媳在下面向自己磕头施礼,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可想而知他现在的心情有多好。

  修造福王宅邸:

  万历三十四年七月,河南府收到了修造福王宅邸的命令,到万历四十年,福王府竣工。

  七年,修了七年,共耗资五十五万余两白银,这中间,几乎没有因为银子的问题停工过,一直在追加预算。

  要知道,神宗自己的乾清宫因为被火烧毁,前前后后修了十几年,中间因为银子的问题是修修停停,而自己儿子朱常洵的宅子,神宗居然全力保证。

  税收:万历四十年,万历帝把崇文门的税收给了他,崇文门是京城的主干道,来往的商贩络绎不绝,一年一万四千两,现在已经收了二十八年的税了。

  田产:两万顷,两百万亩的土地,不是什么荒山野林,要的都是产出丰盛的富田,河南巡抚到处搜刮,绞尽脑汁,第一次也就凑了个零头,挤出五百多顷。

  后来实在没辙了,又把全省各种土地筛子一样过一遍,各种备用的,重新丈量新增的,反正能算的都算进去,估计连巡抚自己的田产都拿出来,才凑到一万四千顷。

  不够,那就从邻省凑,山东,湖广都跑不掉,仅湖广一省就出了四千四百顷,而且后面还在吞并其百姓的田亩。

  田产税:在万历四十年的时候,曾经有过有御史上疏,谈及福王赡田的赋税,二千八百一顷九十一亩,得银六千五百八十四两,即每顷收税四钱三分,而朝廷规定的税收是每顷三钱,可见,朱常洵之雁过拔毛。

  盐税:江都到太平的沿江的部分杂税,还有四川、洛阳的盐税都是他的,每年还有一千三百张淮盐盐引,每引300斤淮盐。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盐铁收为官营,都是专卖的,是涉及国家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重要经济命脉,盐业,还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每年一千三百张的盐引,如果由朱常洵售卖,势必会扰乱盐业市场,严重破坏国家的盐业经营,神宗是真的爱这儿子,竟然批准了!

  这下好了,朱常洵的盐都是从江淮一带拉过来的,河南一带原先吃的是河东盐,朱常洵这一插手,为了让自己的淮盐有市场,直接在河南禁售河东盐,一时间河南的盐业市场被彻底搅乱,国家收入锐减。

  同时,由于边军的饷银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从河东盐中抽取的,朱常洵横叉一杠子,是连边境的稳固都不管了。

  俸禄:根据祖制,每年十月给每位亲王发放俸禄,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要经济命脉,盐业,还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