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良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旦宗人府掌握了推荐宗才的权力,大批宗室会直接通过宗人府荐才的方式,进入百官之中,势必会对现有的吏部铨选制度和科举制度形成冲击,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

  陛下,您连自己的宗族都不相信,外人您还能相信谁呢?就算他要造反,孙传庭、卢象升等人,不把他揍的,他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崇祯嘴强到:“藩王出封地,拥兵,已违反祖制,朕没杀他,就已经开恩了”

  王承恩在一旁当木头人,一言不发,这些是陛下的家事,自己不能开口,但陛下这是怎么了?自从看了这封信后,变得非常暴躁。

  “唉~!王伴伴”

  “老奴在,陛下有何吩咐?”王承恩抬起头看向崇祯。

  “你派人去凤阳皇陵看看唐王,看他过的如何”

  “老奴遵旨”

  崇祯揉了揉太阳穴。

  “朕在位十四年,朕没有一天敢懈怠,国库赈灾钱饷不够,朕自己拿内帑补上,裁撤皇宫女眷,从不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朕扪心自问对的起天下,对的起百姓”

  但是又看到陈峰说自己疑心太重了,手到是不软,可耳朵根子太软,对谁都不放心,听风就是雨,一言不合,不是打大臣屁股就是砍头,崇祯很想狡辩,但是陈峰给他列出清单来了。

  在位十四年换了四十个大学士,平均每个不超过四个月,北宋开国到亡国130年的时间里才用了51个宰相,崇祯帝换内阁的速度超过了所有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有十四个刑部尚书,每年刚好一个,十个兵部尚书,其中有有九人被治了重罪,斩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

  下令处死和被逼自杀的总督,包括袁崇焕在内合计有十一人,如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蓟州总督范志完、赵光抃等。

  诸杀巡抚十一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

  崇祯咬着牙说:“这些人犯了事,朕依法斩了他们有何不对”

  “难道朕真的是错了吗?”

  崇祯回想自己从自己刚登基的时候开始回想,崇祯元年、崇祯一年……

  自己刚上位时,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想要力挽狂澜,内平流寇,外灭北虏,但现在国事更加糜烂,已经快要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有许多的事情朱由检都想明白了,自己做错了这么多,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给朕建意。

  “太傅,您说的很对,朕还是太年轻了”

  …………

  到最后,陈峰才把最重要的是事情写下来,陈峰本来也没有想过这封信,能够到崇祯的手里,反正都是写着玩的,就把心中的怨气都写在了纸上,要是崇祯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他错过了,陈峰也没有办法。

  东洲的玉米、土豆、红薯,此三样东西可亩产十五石,解决灾荒问题,良种在我这里都有,陛下要不要买点?

  不能给崇祯吹太高了,不然他肯定不会相信。

  崇祯看见此信息后,脸都贴到纸上去了,想要看出此三样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主要的的水稻和小麦,也不过亩产在两石左右,若有此三样,天下何以不太平。

  陛下肯定是有一个人敢给朕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