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医疗援助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这年代的医疗水平当然与现代不能同日而语,总体的医学水平姑且不提,中医极其依赖经验的特点就决定了高水平的医生肯定是极度稀缺的。再加上大家的心态普遍都是敝帚自珍,大搞技术壁垒,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之类的规矩一大堆,就算有什么牛x的秘方,时间一长也就往往因此湮没无闻了。

  其实直到现代社会,中医的这种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动辄就是xx祖传秘方就是最好的证明。没办法,中国没有专利法的传统,这些维护自家利益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偶有几个名医将自己的经验著书立说,公布于世,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传诵千古的人物。

  这也决定了医疗技术的真髓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真正有水平的大夫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请得起,所费代价不菲,是一般人难以承担的。普通老百姓害了病,哪怕是今天看起来不大的病也缺乏有效救治手段,就跟到鬼门关走了一趟差不多,没办法,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场小感冒也能要了命!

  甚至就算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本人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也不是说就能长命百岁了,在许多病症面前他们比老百姓也好不了多少,像泰昌皇帝的七个儿子就夭折了五个,活下来的两个就是天启和崇祯,泰昌皇帝本人死于一场急性肠胃炎(腹泻),天启皇帝自个儿的两个儿子则都夭折了,最后皇位便宜了弟弟......

  天家都是如此,小民百姓就更是不堪了,本来许多人都营养不良,体质欠佳。再来个什么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什么的,卧床不起也就不足为奇了。挂掉也大有可能。这也是封建社会民间各种宗教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无他。大伙儿不过想寻找一点儿安全感罢了,大夫请不起,药抓不起,我多磕几个头求神佛保佑总可以了吧,不是说心诚则灵么,万一菩萨显灵,给自己提供一次免费医疗服务呢?

  要是有人得的病不算严重,竟然自己好了。而这人的家里正好最近到哪个庙里或是给那路神佛上过香的话,那就更是乖乖不得了,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庙马上就会人头攒动,香火鼎盛。其实两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这人身体抵抗力强加上一点点好运气罢了。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一些现代常用药,象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等对明朝老百姓来说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一些重病(例如各种炎症引起的发烧,在古代极为凶险)都是一片见效。尼玛跟神迹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且现代药物的优势还不止于此,传统中医讲究用药君臣相佐,因人加减,跟中餐烹饪一样经常用类似“少许”,“适量”这样的词汇形容,极其依赖主观判断,这也造成了就算是明载于典籍中的正方,名医庸医用出来的效果也是判若云泥。而现代的药物就没有这么多讲究,它们的优点就是使用面广。见效极速,重要的是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将副作用乖不得了,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庙马上就会人头攒动,香火鼎盛。其实两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这人身体抵抗力强加上一点点好运气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