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据传闻吴光龙当时正在一个富人家中喝酒,城破之后他仓皇逃出,但城中百姓大多被难,房屋十毁其七,情况只是比宿松稍好。

  因为中都被烧皇陵被毁,皇帝异常震怒,立刻将凤阳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瑛逮拿问罪。

  但此次被攻破的州县很多,各自有不同情况,不能一概问罪斩首。

  皇帝迅速的任命了新的巡抚,责成新任凤阳巡抚一边加强战备,一边核实罪责,而这新任巡抚,便是山东调任过来的朱大典。

  在其他掮客的指点下,吴光龙求到了阮大铖门上。

  阮大铖沉吟片刻之后到,“吴大人这失陷封疆乃是重罪,老夫一介致仕的白身,虽知吴大人已尽心竭力,确实爱莫能助啊。”

  “下官知道这事唯有先生能办成,还望先生成全。

  阮先生一身风骨,朱都堂洁身自好,但各级衙门中总要打点关节,更要往来奔波,路上所费不菲。

  小人不是请托,这里略表一些心意,不能让阮先生的操劳之余还要自贴盘缠。”

  吴光龙跪在地上,把两张银票托在手心,阮大铖随意的一瞟,面上一张写着二千两,应当两张是一样的,便是四千两。

  阮大铖轻轻一瞟便移开视线,面上的表情丝毫未见激动,他摇摇头道,“吴大人虽没有请托之心,但这定罪乃是朝廷纲常,老夫一介白身牵涉其中,又在复起的要紧关头,恐怕不太妥当。

  实在有心无力,为之奈何。”

  吴光龙赶紧又摸出好几张会票展开在手中,仍跪在地上哽咽道,“先生高义,请念在下官家中妻儿老小凄苦无助,先生有悲天悯人的大慈悲,试问又于心何忍”阮大铖又瞟了一眼,合计有五六千两的样子。

  两人谈着生意,没有丝毫尴尬,一般此时的请托是写好礼单给管家的,不会直接和主人进行银钱交易以避免尴尬。

  但吴光龙此事有点难办,来的时候不知道阮大铖会不会接,更不知道价格,不能贸然把几千两银子的巨款送进去,非得当面和阮大铖交流,定下价格能交易后才行。

  好在阮大铖当掮客的经验丰富,也遇到过多次类似情形,吴光龙想了一个路费的说辞,两人倒能顺利推进谈判进程。

  “老夫慈悲心是有的。”

  阮大铖哎的叹口气道,“也不妨实话告诉吴大人,老夫与朱都堂是同年不假,互相情谊深厚也是有的。

  但吴大人当知,那漕督衙门不是其他地方,从南京到淮安几百里路,路费不要多少,但那漕督衙门的里面,从大门进到朱都堂的书房虽只百余步,路费却是最贵的。

  若是换了人去,这点银子恐怕连门都进不了。”

  吴光龙此时听明白了,阮大铖暗示的意思,漕督衙门里面那一百步,只有他去走才管用,其他人是办不成的,如此便是愿意接这单子了,只是嫌价格还不够。

  他不由咬咬牙,又从衣袖中摸出两张千两会票,“下官已倾其所与,请先生垂怜,先生要是不帮,下官就走投无路了。

  只要先生救了下官,日后下官终生奉先生为父。”

  阮大铖这次没有看吴光龙,左手撑在扶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梨木冰凉的质感让他感觉很舒适,眼睛则一直看着面前的石板。

  堂中一阵寂静,吴光龙紧张的看着阮大铖,不敢开口打搅。

  阮大铖终于动了,伸手端起茶杯,“念你是力战不支,那老夫便勉为其难跑一趟淮安,能不能成就不敢说满了。”

  “谢过先生。”

  吴光龙放下心来,阮大铖在掮客界里还是有些信用的,他也比较放心,连忙再磕头,将银票小心的放在身侧的茶几上,躬身行礼后缓缓退了出去。

  (注1)阮大铖并不还礼,吴光龙不是进士出身,就算此次逃脱处罚,在官场也并无远大前途,对阮大铖是没长久利益的,什么终生为父都是扯淡,他们就是一锤子买卖。

  待吴光龙离开之后,阮大铖放了茶盏,拿起银票仔细查看起来,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此时管家进来对阮大铖道,“老爷,桐城的庞班头来了,在门外候了有一刻了,老爷要不要见他。”

  阮大铖惊讶的放下银票,“这么快就来南京了,果然少年人性子急,快请!”

  ……“庞小友你来看,个路费的说辞,两人倒能顺利推进谈判进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