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定豫州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孔知道,自己的这豫州刺史之位迟早都会被袁吉给剥去。如今天下大乱,占据城池者不在少数,而那袁吉的志向也不在小,岂会不占据豫州这一用武之地?

  仰头哀叹了一声,那袁吉要这豫州,那就将此豫州送与他吧,只希望他能够给我一个富贵。

  初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93年,袁吉领大军三万回归谯郡,在一番利诱之下,在加上此时豫州大部百姓的支持,孔本身也做好了退让的准备,袁吉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豫州刺史之职。

  有了豫州刺史这一职,便代表着袁吉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根基之地,虽然之前这豫州之地本身就被袁吉给掌握在手中,但是此时却是更加地名正言顺。

  在这个讲究名声的时代中,名正言顺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实力没有达到足以威慑天下的时候,这就更重要了。

  当袁吉已经在谯郡接受孔的退让后,在颍川的郑华等人,也运用种种计谋和手段,将李和郭汜二人的西凉大军击溃。两人在损失一万多人,又得知刘繇已经完全被袁吉打败退回了兖州后,毫不犹豫地直接从颍川撤兵了。

  不过二人来的时候气焰汹汹,没有一个诸侯敢招惹,但是此时落败而逃,却是被那些诸侯瞅住机会,狠狠地来了个痛打落水狗。李和郭汜二人狼狈逃窜,回到河东之后,身后的西凉大军已经只剩下几千人了,两人真是欲哭无泪。

  两人生怕董卓责罚,愣是将兵败的责任全部一股脑地推到了刘繇的身上,并说明经过这一番大战,身受巨大创伤,无法回关中,请太师大人见谅,直接将董卓气个半死。

  当郑华将颍川的事禀报给袁吉的时候,袁吉才得知,颍川居然也是经过了一番大战。

  西凉铁骑的厉害,袁吉是亲身体验过的,淳于琼没能守得住颍川那也是意料之中。但是令袁吉不满的是这淳于琼竟然领着城中步卒和西凉铁骑野战,这种纯粹的找死行为使得大量的士卒战死,严重地影响了颍川袁军的士气。

  不过所幸郑华所领的援军设计将那西凉铁骑给赶出了颍川,要不然颍川不知要被祸害成什么样。

  初平四年五月,左将军袁吉接受了豫州刺史孔的让位,担任了豫州新的刺史。手下各文武也被袁吉正式封了职务。袁烈、袁洪、陈到、纪灵、许褚、淳于琼、廖化等人接被封为将军之职,沮授被封为军师将军,许靖被封为别驾,陈温被封为功曹,吕范、阎象等人接被封上州郡文职。而郑华却是不愿接受任何之职,袁吉知道郑华的想法,直接给了他一个幕僚的身份。

  将手下之人该封的封,该赏的赏之后,手下众军士也是大肆犒赏,各地的官仓也被打开发放粮米,以此来进一步地收买豫州普通百姓的人心。一时之间,豫州军民欢声雷动,对袁吉感恩戴德,袁吉算是初步地将豫州的民心握在了手中。

  将豫州握在手中之后,袁吉又遣使去关中请封豫州刺史之职。虽然如今将豫州握在了手中,也得到了孔的印绶,也算是豫州的刺史了,但是毕竟没有得到汉庭的承认,显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沮授的建议之下,袁吉也就遣使去趟关中。

  豫州的那些家族士绅见袁吉彻底地将豫州掌控在了手中,再加上袁吉也是名门之后,于是纷纷遣自家优秀子弟前来效劳,算是正式投靠了袁吉,将自家的利益押在了袁吉的身上。

  这其中包括颍川的陈家、徐家,汝南的郑家,陈郡的谢家,梁郡的梁家,一时之间,袁吉手下变得人才济济。

  对于这些家族的示好投效,袁吉自然乐于接受,豫州刚刚掌控,正需要大量人才的治理。一时之间对于州中各种官吏的需求也变得不是那么紧迫了。

  袁吉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巩固自己的地盘,而要将自己的地盘巩固住,那么手下的兵马是不可或缺的。

  统计了一番,自己如今的兵马有十万之众,十万之众听上去似乎很多,但是豫州的地盘却是不小,各个重要的城池也要分兵把守,如此一来,这十万人马却是显得少了些。

  要是再招人马的话,不说钱粮上供应是否充足,单单豫州的劳力就有或缺,这对豫州的生产力的恢复肯定有不少的影响。

  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豫州地盘,将豫州变成自己的根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