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东乱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其中袁吉也收到了自己这位可爱的二哥的信使。袁吉只是笑了笑,对那信使道:“回去劝劝我那二哥,不要再冲动行事,好生养息一番,远交近攻才是正理!”

  那使者走后,袁吉嘀咕了一声,袁绍已经按照历史上那样将冀州掌控在手中,我也不能再落后了,得加快将豫州掌握在手中了。

  那使者自然将袁吉的话带给了袁术,袁术听得起先是暴跳如雷,大骂了袁吉一番,不过随后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袁吉说得也有道理。

  一旁的李严听得,心中暗叹一声,这左将军果然是个成大事之人,不知道以后这两兄弟会不会走上对决之路呢?若是对决的话,自家主公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啊!那时该如何?唉!

  “正方!让汉升再招募两万兵马,补足五万,我要将荆州北部全部拿下!”袁术道。

  “这?新招募兵马没有训练,恐怕没有战力!而南阳又民生凋敝,恐怕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啊!”李严拱手,一脸忧色。

  回头看了李严一眼,袁术慢悠悠道:“你说的这些难道我就不清楚吗?我又没说立刻开打。我准备在明年攻去荆北。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向那刘表要些粮草,他若是肯给,那自然好,若是不给,我就有了攻打他的理由!哼!”

  “主公英明!”李严适时地夸赞了一句。

  袁术听了很是满足,随即有些生气道:“那刘表真不是东西,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我让他回荆州与我招些兵马来,没想到他居然在荆州做大!真是可恶至极!是时候将荆州的事情解决了,有了荆州做后盾,今后和那家奴较量便更有资本了。”

  除了关东一片大乱,临近关中之处的河东也不太平。河东郡本来是董卓作为钳制袁吉而封于袁吉的郡地,可是袁吉并没有听从董卓的命令去就任。而当吕布从河东郡回并州的时候,却是对河东郡又大肆劫掠了一番,河东郡从此也便成为一处无主之地,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沦为盗匪者不计其数。

  而在这其中,有几股盗匪的实力不俗,其首领分别为胡才、李乐和韩暹,还有一波其本身也是当地豪族,只因河东糜烂,不得不为匪,这领头之人乃是杨奉、郭太。

  这几个有实力的势力在相互兼并之后,奉郭太、杨奉为主,组成了军马,号称白波,又清扫四周盗匪,渐渐势众,兵力不下十万,占据河东之后,自立为郡守,盘踞了下来。

  处在关中的董卓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在暗恨袁吉不听命令的同时,遣李、郭汜二人领三万西凉兵马出了关中清剿白波军。

  白波军乃是盗匪拼凑而成,其战力与久经沙场的西凉军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几番大战之后,白波军瞬间被击溃,白波军大小军士死伤无数,只得退出河东,向白波谷逃散。李、郭汜将白波军打败之后,没有继续追击,在董卓的暗示之下,便驻扎在河东,等待关东之地出现真正大乱的时候,接应关中大军,到时一起横扫关东。

  而白波军自逃到白波谷之后,重新收拢散兵,又与谷中的黄巾余党合并,慢慢调养生息,以待时机复出。不过白波军也是被西凉军打怕了,若是西凉军没有什么变动的话,估计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再从谷中出来了。

  初平三年七月,董卓在长安大会群臣,商讨关东大事。关东已成糜烂,各个诸侯相互攻伐,虽然已经暂时停歇了下来,但是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停歇只不过都在休养生息罢了。

  关东越乱,对董卓的利益也就越大。不过董卓对关东还是存在一丝幻想,那就是能够兵不血刃地得到关东。

  为了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地得到关东,董卓自然愿意,为了得到这个目的,有必要以朝廷的名义派人去关东对那些诸侯安抚、招揽,将他们拉拢过来。

  就算此次派出去安抚达不到降服的目的,那将来也有了进兵关东的理由。此举便叫先礼后兵!不过很快董卓自己便嗤笑一声,我代表的乃是汉帝,讨伐关东之地乃是名正言顺,有什么理由不理由的?

  当董卓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之后,那些被董卓裹挟而来的大汉臣官们心中顿时活络了开来,纷纷表示愿意赴关东宣传朝廷的旨意。

  见众汉臣都非常的积极,董卓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反而脸上有些阴沉。这些汉臣要去关东这么积极,恐怕别有目的,想要逃离关中?这是最大的可能,毕竟这些人中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关东之人,他们本就是被董卓胁迫而来,此时若是让这些人去关东,不说有可能达不到安抚的效果,说不定这些人去了之后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