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潘凤的机会来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回家的路上,潘凤还在不停地想着袁术的问题。

  “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

  当无意中想起了这句话的时候,潘凤忽然觉得自己想通了其中的原因。

  说这句话的人同样还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自己认识的袁术和书上的袁术为何有那么大的差别,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称帝了。

  在汉室余威尚村的年代,称帝就是大逆不道,就是王八蛋。

  当然了,称帝要是成功扫平了天下,那就是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就是天降之子。

  其实,一个人在书上的好与坏,与他真正做过什么事关系不大,有关系的是是否符合当时知识分子的道德观,究竟历史都是有知识分子书写。

  嬴政就是被写的很是不堪,抢大臣老婆纳亲姑姑为妃的康麻子名声就好,一个原因就在于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不同。

  袁术这家伙啊,如果不去称帝,即使最后同样失败了,名声也不会是这样。

  谁都看出汉室完蛋了,可是谁都没有称帝,只有这个直肠子的家伙不管不顾地当起了皇帝。

  坦率是坦率了,但是的确也是愚蠢。

  这个结论让潘凤感到了一丝迷茫,他现在已经开始思考日后应该跟随哪个诸侯打天下,袁术不止一次第出现在他的考虑之内。

  可是这家伙的性格,当个朋友真是不错,当个老板恐怕就够呛了。

  至于刘备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历史上的刘备的确做的不错,但的确也到了他能做到的极限,历史的经验告诉潘凤,一旦一个王朝被大家所抛弃,那你就别想再去翻盘了。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大家都想换上一家试试了。

  从豪杰并起那一刻开始,刘氏就已经没有了机会,刘备那么好的名声,前去投奔的人才却远远低于曹操,到了后期更是青黄不接。

  玛德!难道眼看着大汉帝国就这么走向末路吗?

  回家的路上,潘凤的心情越来的越烦闷。

  刘宏你这小子,要是能够多活上个10年20年,大汉帝国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可你这家伙每天和上千个人美女胡来,就是铁打的也活不了几天。

  东汉选择皇帝有很大的随意性,老百姓天天嘟囔着什么不能废长立幼,可是东汉的皇帝们却不是如此,皇帝能成为皇帝并不因为老爹就是皇帝,桓帝和灵帝的老爹都不是皇帝。

  “汉升,我问你一件事儿,你说这些陛下为何都这么短命?”

  潘凤的话让黄忠呆了一呆,他皱着眉头挠着脑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潘凤,旁边的徐晃却很不以为然地笑笑。

  “你笑什么?你说说为什的?”

  “司马,还能有什么?天命如此呗?”

  “那既然是从宗室中挑选皇帝,为什么每次挑的都是小孩?按理说那些年富力强宗室大有人在,才干怎么也会超过一个孩童。”

  “为啥?”

  徐晃显然没有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摸着脑袋憋了半天,到最后冒出了五个字,“小孩子好管。”

  这个问题在潘凤的脑海中已经萦绕了许久,徐晃无意中的回答让他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卧槽,原来如此!

  怪不得东汉百年来全是特么小皇帝!

  年轻的皇帝一驾崩,外戚文官集团们立刻就会从外边寻找一个小家伙过来,你要找一个有了一定实力的宗室,谁特么还听你的?

  桓灵的来历莫不如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