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令人担心的决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皇甫嵩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董卓第一个出言反对,他是皇甫嵩的副将,又是在凉州待的时间最长的将领,此言一出自然很有份量,皇甫嵩的脸色立时就阴沉下来。

  而董卓却像看不见一样,依然在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兵法云:穷寇莫追,归众勿迫!叛军现在正是归心如箭的时候,一旦我军追的紧迫,那叛军势必会与我军决一死战,困兽犹斗蜂虿有毒,何况数万敌军骑兵?我军区区万余骑兵根本不是对手!再说前几日左将军一直没有全军出击的打算,今天怎么反而改主意了?”

  曹操听了点了点头,而丁原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而孙坚却是一脸讥讽地看着董卓。

  三人的表情被潘凤看在了眼里,不过说实话他觉得老董的看法有其合理性,汉军全部骑兵加在一起不过万人,真要快速追击的确风险很大。

  “我以前不出击,主要是消耗敌军的锐气,就是等待叛军耗尽斗志!现在叛军已经是败退的疲惫之师,并不是归众,更不是什么穷寇!”

  皇甫嵩说着站起身来,伸手一直帐内的节钺,“我奉皇命讨贼,自然有临阵决断之权,我意已决,望君勿复言!既然董破虏不愿出击,那就由你部殿后好了!”

  这老家伙的确有魄力!

  潘凤在赞叹的同时心中叫苦,董卓的部队要是不当前锋,那能够用的只有两千羽林骑、三千刚刚抵达的并州骑兵以及孙坚的三千骑兵。

  并州军刚刚远道而来,正是鞍马疲惫之时,孙坚的骑兵是由步军临时组建,战斗力不会高到哪去,弄来弄去担任前锋一定是羽林骑。

  而羽林骑的前锋,大概率又是自己。

  潘凤暗自恼恨不已,而董卓铁青着脸没有说话,而皇甫嵩则雷厉风行地下达了命令。

  果然不出潘凤所料,经过一番争论之后,皇甫嵩最后决定让潘凤和孙坚各自率部先行追击,其中潘凤所部为一千羽林骑,孙坚则率领两千骑兵。

  曹操则率领剩余的骑兵跟随大队前进,丁原的并州骑兵休整休整之后再行出发,至于董卓的西凉兵马,皇甫嵩由始至终提都没提,完全就是放任自流。

  潘凤和孙坚两军将间隔十余里齐头并进互为依托,用最快的速度咬住敌军尾巴,目的是迟滞敌军的速度,为主队到来争取时间,力争将敌军后卫部队消灭掉。

  这………

  当潘凤听完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心中顿时大感不安,让孙坚掩护自己的侧翼,他真是觉得太特么不靠谱了,不管书上怎么写的孙坚,他是真的不敢将自己和部下的身家性命交给孙坚的人品。

  毕竟从古至今因为这种情况导致的失败比比皆是,1905年发生在奉天火车站的一场斗殴,都能导致俄军在坦能堡会战的毁灭性失败,谁知道自己现在和孙坚搭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这次争论让潘凤看到了基本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朝廷为什么不敢轻易赋予主将直接斩杀大将的权力,展示皇权当然是其中原因,担心主将公报私仇也应该是考虑之内,但最主要的恐怕是担心一旦轻易斩杀领军大将,怎么安抚他的部下立刻成了一个大问题。

  就像宋代杀害大将岳飞,也是先分化了他的部下,然后夺其兵权让他闲居,最后才能动手。

  也就王允那样的蠢货,以为一纸诏书就能把事办了,结果自己身死族灭,连带着大汉王朝彻底崩溃。

  西凉历时百年而不平,这给西凉军阀提供了拥兵自重的舞台,军阀们对汉室从来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一切思考全都是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才会有反复无常的来回变换阵营。

  别说现在了,什么时候的军阀混战不这样?那些有兵有马的将领们不都是没事儿就换一换旗子?

  他娘的,是不是也要想办法,开始培养建立自己的基本盘了?

  这个问题开始萦绕在潘凤的脑海,让他的心中极为纠结,他虽然对刘氏皇帝并不感冒,但是却对大汉帝国有着强烈的感情,毕竟从大汉帝国建立开始,这块土地的人们,就被汉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而周边的也是,那些人不管你自己怎么改朝换代,反正在人家的眼中,这块土地上的人就是汉人。

  此汉所以为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